黛玉不大会安慰人,但她有她看问题的视角。如若清箫般幽幽的、悦耳的声音很坚定,道:“宝姐姐,前日里,环哥在我那里写了一菊花诗。你在场。他写道:本性能耐寒,风霜其耐何?环哥会没事的。”
黛玉对贾环保持着信心。以花喻人,以诗自喻。这一句诗,充满了力量、气魄、风骨。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耐何?是啊,风霜刀剑又如何?打不垮,压不倒他的!
李纨、三春、湘云并身边的丫鬟们,在心中默念着黛玉吟诵的这句诗。
…
…
京城外城西的内河提上,骏马风驰电掣,赶往京城北面。
“哈哈!痛快!”何大学士在马上大笑,全然不像六十二岁的老人。
刚才在阜成门门口,何大学士当面与府军后卫的章指挥使交涉。章指挥使支支吾吾。贾环突然拿出火铳,指着章指挥使,挟持章指挥使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城。临机应变,表现的极其果断。
何大学士从贾环身上看到了名臣的气质,心中欣喜。他慧眼识珠。但凡名臣,处置军国大事,无一不是善断之人。幕僚和主官的差别就在这里。
贾环的谋略他是见过的。金陵粮案中,贾环出了不少力气。他向金陵的好友了解过。和卫弘也谈过。此时再见到贾环的决断、应变,心中赞叹。
果然是良才美玉!
何大学士本来对贾环栽培,是为国选材。是出于公心。但现在他心中,有更大的期许、想法。当然,现在不必说,等这次太子政变的事情过去再说。
“驾!”
贾环轻轻的吐出一口气,纵马跟在何大学士身后。又闯过一关!出内城之后,到京营大营就是一马平川了。
他拔出火铳,并非他丧失理智,而是,言语在某些时候是无力的。唯有,刀剑、铁与血,才能直达目的。
…
…
在贾环一行人正在向北面的京营大营而去时,德胜门外,京营大营的官道入口。太子宁溥、襄阳侯戚建辉骑在马上,带着两百多人的精锐士兵,伫立在京营门口。
圣旨已经传到京营中去。
京营在德胜门外的驻地是一大片的营区,有着各种建筑,包括训练、集合的校场。此时,京营的主厅中,五名参将,十名游击分列二坐。上的坐着两人。身后各自站着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