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没叫郑月娥,一个人往老四的院子来。
老四和老五的院子紧挨着,两个院的门都敞开着,抬眼看到老四的院子里李秀英端着托盘往屋里去:“四嫂,这汤是我特地问过福娘了,福娘说产妇吃得少放盐,你快尝尝味道。”
“秀英,你还跑来做啥?我这里咋都好说。”乔春花把怀里的孩子放下,过来接过去香喷喷的鱼汤放在桌子上,拉着李秀英的手坐下:“五弟有消息了吗?”
李秀英摇头,强打精神:“没事,我信咱娘,你这照看两个孩子不容易,我们谁有空谁搭把手,我别的也做不了。”
“我信五弟,他脾气是不好,但不主动惹事。”乔春花说着,抬头看陈瑜进院了,拉了一下李秀英站起来。
“我还想着怎么两个院子都开着门呢。”陈瑜进门来,看到桌子上的鱼汤:“是秀英做的?”
乔春花赶紧说:“是,秀英怕我拉扯孩子吃不上饭,还说多喝鱼汤奶水足,娘快坐。”
李秀英眼巴巴的看着陈瑜,那急切的样子让人心疼。
陈瑜坐下来缓缓地说:“奶水足才好,秀英有心了。”看了眼李秀英,才又说:“老五的事儿差不多了,不过回来还得几天,我有个事儿和你商量。”
“娘可真快,我随后就追都晚了一步。”郑月娥进门来:“来晚没?”
乔春花看看陈瑜和郑月娥,又看看李秀英,一时就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不晚。”陈瑜让郑月娥坐下,这才说:“老五不在家,大酱的事不能撂下,秀英觉得呢?”
李秀英点头:“娘,昨晚上我就想好了,咱们把粮食都拉回来,雇几个人把豆子挑拣好了,先做大酱的酱块,回头下酱不能耽误了。”
陈瑜一听就明白了,说起来老五两口子感情也很好,虽说作坊还没开工,但做酱的过程是两口子都商量过了,如此一来就更好说了:“这事儿娘给你找了两个帮手。”
“对,我和春华帮忙。”郑月娥立刻说:“雇人我出去张罗,春花和秀英把关。”
乔春花可算等到有用得上自己的时候了,也赶紧说:“念归和念慈都能出去透透风了,二哥早就给做好了摇篮,刚好能带出去呢。”
“念归,念慈,名字是你三哥起的?”陈瑜问乔春花。
乔春花点头:“三哥说血脉相连,四郎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感应得到。”
陈瑜点了点头,感不感应得到不说,能给乔春花点儿盼头就行,孩子如今算得上是她的主心骨了。
家里人商量事都很容易,三言两语就说完了。
陈瑜过去看两个小家伙,念归是哥哥,白胖胖的模样招人喜欢,念慈是妹妹,那大眼睛水灵灵的透着灵气儿,该说不说,苏四郎的两个孩子是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