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管钱袋子的男人,和一个掌兵的女人,典型的男主内啊这是……
东宫吃饭等于开会,头一次来旁听的王尚书一言未发,但听得津津有味,他听着听着,事儿就说到他们刑部头上来了。
王尚书立刻抬起头,饭都顾不上吃了,耳朵竖的跟天线似的。
“我昨儿重新提审了吴家家主。”
上官沐云话一出口,王尚书就一愣。两个多月过去,清州的案子大部分都结了,眼下刑部的重点已经不在这边,前些日子他还在奇怪,复核判决奏疏早就递上去了,皇上那边迟迟不批复发还,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些日子皇上三天两头不上朝,他还以为没顾得上呢!万万没想到,上官侍郎这边竟然还在提审人犯。
提审也就罢了,竟然还瞒着他这个刑部尚书。
“尚书大人,抱歉。”萧景珩赶紧抬头,亲自向王尚书道歉:“重新提审吴家,是本宫下的命令,原本不是有意欺瞒大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上官侍郎恐怕转达不清,本宫一直想着,有机会当面与尚书大人说清。”
太子把手伸到他的地盘,还没跟他说,王尚书腰杆一挺,立刻点点头,态度颇为强硬地答道:“殿下请讲,下官今日有空得很。”
颇有几分看你怎么解释的架势。
这态度一看就是故意的。
王尚书主动试探是好事,萧景珩与上官静对视一眼,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王尚书的态度不客气,萧景珩就更不客气了,他三言两语,就将上官沐云在办的天价胭脂案说了个清清楚楚。
清州要案,皇上明旨三堂会审,所有在押人犯押解进京之后,都重新过了堂,所以在清州封存的案件卷宗都由三法司重新审核,王尚书当然对情况熟悉的很。
但是!其中并未有任何关于天价胭脂案的案卷记录。至少王尚书本人没见过,他也确定三法司衙门都没见过,否则就算他不知道,大理寺那边也不会漏过这么大的案子,总得提一句。
虽然王尚书清楚地知道,上官沐云敢瞒下这么大的案子,肯定不是他本人的意思,但这也架不住他生气。
太子瞒着他啥意思?是觉得他不可信,还是觉得他会徇私不能秉公办理,亦或是觉得他老王会与天价胭脂案有牵涉?
无论哪一条理由,王尚书都觉得不可接受。他做刑官这么多年了,一直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太子在别的方面质疑他他可以接受,但质疑他作为一个老刑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老王接受不了。
“荒唐!”王尚书当时就想拍桌子,鉴于太子和太子妃在,还有一群年轻官员瞪眼看着,最终还是没好意思。
萧景珩和上官静当然知道王尚书为什么不高兴。因此上官静立刻朝陈齐禹努了努嘴。
陈齐禹立刻迎风顶上:“尚书大人,殿下和娘娘不是不信任大人您。只是天价胭脂一案毕竟牵涉后宫,因此殿下和娘娘才不得不小心行事。不瞒大人,天价胭脂一案详情,下官也是近期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