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正午,姜曦觉得有些累了,李浩然将其扶在床上平躺着。
老妇笑道:“我家然儿这么帅气,日后定会有好日子的。娘老了,怕是看不到太多事了。我有些困了,想小憩一会儿。”
李浩然点点头,笑着道:“好。”
姜曦闭上了眼,手指从李浩然的胸前滑落,坐在一旁的少年哭了,泪打湿了眼眶,站起来,而后双膝跪地,叩拜三个响头。
多久了,少年没有落泪,怕是记不得了。如今觉得这样,还不错,只是心中确实空落落了些。
一旁坐上的老人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然儿先出去吧,我要静静,多的事咋也不提,你日后多悠着点就是了。”
少年伫立久久不动,而后轻轻点头,终离去。
聚散终有时,今日是离别。
见到李浩然出来了,三女神情暗淡,不说什么。有些事不能明言,自己懂就好了。
待年轻皇帝到清居楼,拜访两老时,却见湖亭上的三人,愚智比了个手势,李乘风眯着眼,而后走向花丛深处的屋子边,见到了四人,却问道:“怎么了?”
少年抬头仰望天穹,叹息一声道:“走了。”
而后皇帝双眼一凝,打开了屋门,见到两老躺在床上,不动声色,气息早已不在,已经去往了轮回之中。
随后,震惊凡尘的大事,唐国老皇帝与姜妃子驾鹤归去,举国震惊,当天李乘风就备好了丧事,全国上下披麻戴孝。
安居的地儿,不在皇陵墓里,而是在这清居楼,少年亲自送两老归土,将两人的红线连接起来,这样的话,两人来生会为因果,终在一起。也算是李浩然最后能做的一点事。
三年时间,李浩然一袭白衣就这么坐在两老坟前,一动不动。
待到又是一年春来,野花满地,花香扑鼻而来,少年睁开了眼,笑道:“年年复年年,今朝又是春。”
少年看见了,在一山水地边境中,有两户人家,结成了玩玩亲,正是姜曦李杰伟的来生,冥冥之中红线相连接不断。
少年起身,三年守孝已经结束。望了望头顶上的炎日,少年这样说道:“我要走了。这一路很长,不知回来的时候,会是这么样的。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一个好的回忆,浩然铭记于心,绝不会忘记。”
就这么的,少年离开了两者的陵墓,离去前的一刻,坟上的野花开了,很灿烂,似沐浴在春风,向阳而生。
这些念头里,唐国有些疑难杂症,给那一事成熟的皇帝头弄得很大,李乘风的膝下,已经有了一子,前些日子满了两岁。
李乘风独自在书房,看着奏折一堆,就是头大。而不知何时的,眼前便出现一道年轻身影,无奈一笑道:“小叔子找我何事?莫非遇到了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