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0章 旱育抛秧术

作者:血沃中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玉林十分满意的坐下,一个绝美侍女马上来到他身边询问:三少爷吃啥茶?

他说刚吃过呐,来杯白开水吧。

正要阅读文稿,却见杜凡进来了,两人移去会客厅坐下。

杜凡笑呵呵的说赵指挥使在花溪村出了不少新鲜事物啊,户部原来不看好的官员都后悔没跟着三少爷出城下乡啦。

他淡淡一笑说:杜公过奖了,一切都还在实践呐,要过上一年两年才清楚行,还是不行。

杜凡点点头,很有信心的说其他的他还不敢下结论,就那拉直道路沟渠、整理田地的举措便极有成效,据闻,可新造出两百亩田地呐。

花溪村搞的议事会绝对是一个创举,他认为这个议事会解决了过去仅仅是都保、总都保一人说了算,称霸乡里的问题就是大善,应当在全国铺开来做。

赵玉林笑笑说还在实践呢。乡村是咱们朝廷最低级的管治区了,的确需要强化管理,还得依据各地乡村的大小和人口多少细细谋划。

杜公不住的点头,问他如何想出来的旱育抛秧?旱育,解决了干春无水的难题;抛秧比起插秧省事多了,会节省大量的人工。定是个先进的种植方式,哥儿是如何想到的?

赵玉林说:他看过布衣插秧,短时间内必须将秧苗栽插完成,不能误了农时,那个时间段非常劳苦,才想出这个办法来试试。

杜公不相信了,认为他早就晓得了。农事司小执事给他呈上来的方略很详细,一步步如何做都是清清楚楚,不可能仅凭空想象嘛。

赵玉林十分无奈的说真是的呢,是花溪的那帮小执事群策群力的结果,还要实践过后才知道行不行呐。

杜公咬定是个好主意,告诉他播种时节要亲自去看看,农事司的官员都要下去观摩。

他疑惑的问杜公是不是太着急了?

还是先派些人跟踪,等这一季摸索出经验了再劳累诸公吧。

老头儿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时间不等人呐,哥儿为农事如此操心,户部的农事司为何就不该再加把劲儿?

赵玉林不再劝他了,给他讲到时候就一起去,现场演示给他们看。

老头儿欢喜的告辞离去。

花溪村虽小,村里的变革却在城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不只是杜凡的户部震动,工部的裘公得到赵玉林要在农村建立收集潲水搭配养猪的养猪场,建立沼气池将猪粪、鸡粪发酵后喂鱼,肥田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时也吃惊啦。

这中间的沼气池就是一大发明创造,裘公看到啥进料口,出料口,产气室啥的一丢丢的新名词惊为天书,再看里面要全部使用土水泥涂抹就晓得赵玉林又搞出了一个稀世罕有的神器,连连赞叹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