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林觉得飞燕讲得恰到好处,笑呵呵的说只要江东愿意归附,咱们新宋可既往不咎,愿意留任的官吏只要没得欺负百姓的血案,咱们都妥善安排,如何?
他将皮球再次踢向老曹。
这里要接收的就是临安史儿子那一帮人,可是害了赵玉林无数次的,一个敢来,一个愿意留,老曹当然乐见其成。
马上说没错,是的是的,
众人乐了,包括赵飞燕都是一脸惊讶看着赵玉林。她十分清楚史儿子是他的死对头,但是哥儿竟然要保他性命给官做。
丁公十分欢喜的说酒菜齐了,叫吃酒去。一群人跟在丁公左右去了餐厅。
吐蕃路的逻些城,李云清正在召集众将议事。
这个冬天,吐蕃高寒的气候给他上了一课,各地报来的冻伤和因为高原缺氧害伤寒死亡的士兵不少。
但是,从宜宾码头出来的兄弟都有一股子倔强劲儿,那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天寒地冻的,他已经在思考布局今年了。
李川已经来到逻些城,当他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白雪覆盖下植被稀疏的山地时,不断在李云清面前怀念起科麦州了。
李云清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笑哈哈的问,咋啦?
难不成咱们都搬到山南去做?
真要搬过去,科麦州也是太远了嘛。
这句话当真提醒了大家,曹永认为也不是不可能,此地气候太过恶劣,咱们居住生活起来颇为不易。
过去吐蕃人治理时,他们的管事赞普还分出冬宫、夏宫换作住呢。
咱们为啥就不能夏天在这里住,冬天去天气好的山南居住呢?
咱们在山南建起落脚点,至少可以将生了病的,不适应高寒生活的兄弟们安排去修养身体,养好了再回来一样的做事嘛。
这世上,谁不想去舒服点的地方过日子?
众将七嘴八舌的一交流,李云清行动了,他说一部分贵族,农奴主不是逃去了山南的廊儿客嘛,曹将军就领一标人马过去清剿,顺带给兄弟们找到一块合适的修养之所。
他叫曹永带两个总队一万人去,曹永不要那么多,说这边还要清匪反霸防叛乱呢,就带一个总队,五千人足够了。
李云清说那就将迫击炮多带点,这一路走来也没打几炮,损耗都在运输上了,就将炮弹倾斜到山南的那帮龟孙头上去,叫他们晓得锅儿真是铁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