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混乱与硝烟的三年

作者:六斤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这场战争中大秦军的指挥官没有问题,甚至利用炮火优势在有限的战场上压制住了对面的武者。

如果没有后面的包围,这无疑会成为载入史册的一战。

承平已久的大秦被这一战打醒了很多人,武者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否被夸大了?如果武者的作用被局限住,那么常规部队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一场战役让整个大秦、蜀州和东北都陷入了沉思。

接连几次失利也彻底打疼了大秦,整个国家都开始了积极地调动备战。

各地工厂开始加紧生产武器弹药,禁卫军各地开始招兵买马,网罗民间武者。

荒废了数百年的军力肉眼可见的开始膨胀。

但许多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进入战时状态的大秦最苦的就是百姓,所以行业都要为军事让路。让本就备受压迫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各地的膏粱子弟借机搜刮财富,开始发国难财,商业混乱,民生更惨。

大秦政府以战争为名对大秦巨商伸出了魔爪,老百姓是没有油水的,油水都在那些巨商手里。

政府以各种新的明目增加税收,这就触动了除了皇族以外八门的利益。

议会开始反对,但大秦宪法规定战时状态下元首政令可以高过议会,导致议会无法对政府形成制约。

八门负责商业经营的高层找到了各自家族,想要用更强硬的手段让政府屈服。

但另外八门都知道这件事的背后站着的是大秦皇族,是那位心比天高的大秦太子。

他们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对皇族施压,只能在其它地方设置障碍,让政府运作处处出现问题。

这是很高明的做法,既避免了大秦陷入更严重的内耗,又能让政府知难而退。历史上他们已经无数次这样做过,也制服了不知多少有抱负的元首。

但这一次不一样,这位元首格外强硬,大秦治安署配合政令,在各地开始反腐、扫黑,抓捕了大量捣乱的巨商和政客。

然后政府发现,这种方式来钱比税收还要快还要多,更加乐此不疲。

另外八门对于政府这种不知进退的做法非常愤怒,他们的忍让不但没让太子退缩,反而迎来了更大的打压。

于是九门开始使用非常规手段,开始刺杀重要官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