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求月票】

作者:精品马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保证三个月的资金到账,等到那边全款付完签到赵明阳指定的公司名下,用这个产业去贷款还抵押贷款在大牛所在银行的利息。

中间余下来的贷款金额再去投资其他的,等到老家那块房子升值了,把抵押的钱全部还上重新在做高额贷款。

赵明阳知道,那边房子一年一个价格,升速很快,首先是一些行政单位搬了过去,然后新建商场,新增公交线路,新增学校,医院等。

新增一个项目,一平方能增加二千元,所以这个赵明阳才敢下手进入。

现在四千一平米购入,未来六年,那边最高的时候炒到近三万一平米,翻了七倍左右,即使不卖,这些房子做贷款也高于之前购入的价格了,可以贷到非常高的额度下来。

可以继续买房,或者囤地,囤地这个必须尽快做,因为再过几年就要严格管控了。

这个是完全受到了港岛老李的影响了,李家的财富有多少?财富榜上只有三千多亿,这是可查询到的,但实际,亚洲首付应该还是李家。

李家最大的财富就是地皮了,港岛有非常多的地皮在他们家手上,包括内地北上广深等地的地皮。

当初几百万几千万购入,现在卖出去就一二百个亿,而且还不想卖,但这种恶意囤地已经影响经济和共同利益了,必须要管控了,所以老李家后期抛售出国内的一些地皮出去,抛售的金额都是上百亿啊。

他们家手上还有多少地皮不得而知,但李家用地皮,用地产做出了什么事,这才是让人值得深思和后怕的。

港岛俗称李家的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部分港人从生到死都笼罩在李家的产业中,也有人说李家这么拼命就是让所有人按时上班给他们家打工。

他们的操作手法是是什么?实则非常的简单,就是垄断,而且是无形的垄断,你没法去说它是垄断的垄断。

首先是拿地盖房子,或者直接买烂尾的楼盘,房子都在他们手上后,门面房留一半自用,一般出租或者出售,

新建小区的门面房开的超市是李家的产业,开的酒店也是他们家的,他们先把小区的商业品牌全部用自己注册的品牌,形成了闭环和连锁,让住户没得选,只能接受了。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就近原则,然后就是小区电力系统了,全部用他们家电力公司的供电,还有煤气等。

这又是一种垄断,住户都没得选,简单的说,很多人在李家打工然后赚了钱买李家的房子,或者在李家打工赚了钱租李家的房子。

而李家的房子和大部分港岛老牌财团都是一个路数,只租不卖,前期还会卖,后期发现卖是一次性买卖,出租赚的反而更多,主要是没房子啊,房产资源有限。

很多人有个错觉,就是港岛是不是没地方开发了,土地资源用尽了?实则港岛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土地没有开发。

而这些土地都在港岛的几家财团手上屯着,不开发,那么那么多人只能在有限的生活区了,租房买房的一生就在他们划分出来的地区里。

如果没钱了需要资金,这些财团就会开发一小部分地建房出售,郊区都能炒到三四十万一平米,因为这个是普通人可以买的,有五六十平米的房子出售,很多人咬咬牙就买了。

这才是闭环,完整生态链,当初很多资本都想来国内试一下,结果被铁拳捶的仓皇而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