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州开始的税赋整顿,已经遍及浙东八府,甚至先前还在浙西杭州等地也追缴了一波,获得的粮食并不少。
“确实清出不少粮食,但这些粮食目前我们全都存入各地军仓,划做军队专用,以保证军粮,供应作战所需,不敢轻动。”
朱以海又皱了皱眉头。
“这些粮食多吗?”
“能保证军需和官吏们的禄米,另有一些储备。”
“孤也知道大家想优先保证军需,但现在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坐视百姓饥饿不顾,三两六钱银子一石的米,有几个百姓吃的起?
就算搭野菜、杂粮,没米也撑不住的。
这些粮食取之于民,也必须得用之于民,之前让地主乡绅们补缴,已经闹的很不满了,若是我们现在不能把这些粮食供给百姓,那么两头都生怨,则将内乱起,到时可就麻烦了。”朱以海很果决的道,“立即从各地军仓中抽调一批粮食出来,供应给百姓。”
“殿下,如今情况,军仓之粮也没法解决百姓所需。”
“先去做,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军仓之粮就近供应百姓,但不能直接上市或分发,而是限量供给,比如每户按口限量出售供给,一次只卖三五天的粮,甚至这个粮可以先不收钱,记在账上,等到秋收后还粮,一斗到时多还两升便好,也可等到明年好转后再还。”
直接卖粮,有可能被粮商买去然后又囤积不售,所以这宝贵的粮食得谨慎发放。
“在保证军需的情况下,仓里的粮,要尽量帮扶百姓渡过眼前难关。”
虽然马上就能秋收了,但腹中无粮,谁也撑不过三五天,何况,以如今的情况,也不是人人都种地有粮收。
江南有大量的脱产百姓,从事着制造等产业,他们都是靠买粮吃。
“对于那些粮商,不能一味的打压,要允许他们涨价。”
宋之普有些疑惑,奸商趁机哄抬粮价,为何还允许涨价?
“因为如果我们强制他们以低价出售粮食,那就不会再有商人运粮过来,因为无利可图,甚至会亏本。”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强行抑制粮价,而是从其它方面入手,比如禁止各地的粮食出我们控制的地区,浙东是前线,那就鼓励后方的福建、两广运粮过来,鼓励商人从北方运粮南下,只要他们肯运粮来,卖高价了不怕。”
“但有一点,粮运来了可以卖高价,但必须得卖,而不是囤积不售。”
“在缺粮的地区,要严禁粮食外流,禁止地主囤粮不售。”
得把那些粮食流通起来,而不是堆积在仓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