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超勇公爵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左良玉儿子降清后,也还给他一个一等子爵。

不过在入关后,清廷对爵位授封已经比较谨慎,尤其是对投降汉军,如果不是手握重兵握着很多地盘,是得不到爵位的。

就如马得功、田雄当初擒了弘光投降,也不过授了个男爵而已,历史上也是后来为清廷征战多年,才一路晋封为侯爵。

本来如郑继武这样当初由严我公招降的鲁监国所授封的侯爵,还仅是个占了一个县地盘的将领,说是保留海宁侯爵位,但这种爵位跟大清的正式封爵其实不能相提并论的。

可谁又能想到当初严我公招降了鲁监国手下一堆侯伯子男总兵副将的,居然还真有这么了得的人物。

多尔衮觉得如今南方局势糜烂,跟那些绿营汉将不肯用心有关,而这里面除了这些人本来就不堪用外,也有诸如粮饷不济,赏赐不厚等原因。

“赐三等超勇公郑继武红宝石顶饰,四爪正蟒方补服,顶戴御赐额外准许花翎、紫貂、宝蓝锻袍。

赏银两千两。”

大清如今的爵位分宗室和勋臣,各有一套体系。

臣子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然后各有三等,还有特殊的郡王,如三顺王和平西王这四王,都是郡王。

五爵还各分三等,比如公爵就是由原五备御之总兵官改来,一等总兵改昂邦章京,再改一等公等。

入关后,改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实际就是子男爵。

不过正式称呼上是公侯伯三等世爵和精奇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达哈哈番、拜他喇布勒哈、他沙勒哈番五等世职。

这五等世职里,前两个实际就是子爵、男爵之意,后三个则分别对应汉名轻车都尉、骑都尉和云骑尉。

最后一个他沙勒哈番旧名也叫半个前程。

说是分为世爵和世职,可实际上他的世爵和世职是一个体系,以半个前程为最低,凑满两个半个前程就升一级。

比如云骑尉再凑一个就是骑都尉,再升一级,就是三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然后再凑一个半个前程,那就直接就晋二等骑都尉,一直这样往上升,升到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再往上的三等公不兼云骑尉,总共是二十七级。

王爵属于特例除外。

甚至招降明将保留公侯伯等爵,其实也是不在他那个体系之内的,比如公爵一般就叫不言等公这样。

清廷功臣爵位还有一个特点,就基本上不是世袭罔替的,而多是降等袭爵,甚至还有规定袭爵次数。

比如一等公一般是规定袭二十六次,但实际上视功劳大小,授封袭承数也不一定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