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严禁百姓下海贩货,甚至禁止百姓下海捕渔,巡抚丁文盛就上奏清廷,要将沿海二十里内的百姓,全都迁往内陆,不让他们通洋通明。
这样搞,无异就是雪上加霜,让登州港彻底成了死港。
明末时活跃的登州黄县海商,此时也被摧残的差不多了,船全没收,家财田地也差不多都被搜刮干净了。
御营总参谋长陈潜夫告诉皇帝一个好消息,虽然孔有德进驻登州,但鞑子来后,山东各地,包括登莱半岛,百姓们的起义反抗不断,今年都还有好几次大起义,虽被镇压,但也让鞑子损失不小。
朱以海却知道,其实天启崇祯年间,山东农民起义更多。
“最近高唐那边又出现了起义,鞑子山东巡抚丁文盛请孔有德派兵去镇压,他派总兵孙龙率步骑三千前往,最近又派兵四处下乡搜刮,如今港中只有孔有德的一个标营五百人而已。”
这个消息让朱以海很高兴。
“孔有德在港内吗?”
“在!”
“想办法拿住此人,死活勿论,别让他跑了。”
对这种大汉奸,朱以海没打算手软,虽然他当年的叛乱,也有几分无奈,但不管如何,他最终背叛大明,投奔后金,甚至为后金卖命十多年,手上已经沾满同胞鲜血,留他做什么。
“陛下觉得金尚宪可信吗?”陈潜夫问。
“可信。”
“万一他手下的朝鲜船员有亲虏的?到时通风示警?”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便是。”
······
登州港外,朝鲜船队缓缓驶近。
船上,金尚宪满面兴奋,他的身边,几名朝鲜官员瑟瑟发抖,“大人,咱们这样做,如果事泄,到时必受大清降罪啊。”
金尚宪却是目光坚定。
这位朝鲜文天祥,这个外号可不是白给的,出身于最尊贵的朝鲜两班世家,他母亲是左议政之女,他大哥和他都做到左议政,在朝鲜这样的世族不少,但有许多人一心只想着自己家族的利益。
就如当初胡乱,清军兵临城下,许多大臣都一味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