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不服就打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荷兰人对日贸易,每年都有巨额利润,他们的船可以从巴达维亚(雅加达)直航日本,但他们也需要与郑氏贸易,以采购中国的货物。

郑氏撕破以前跟荷兰人战后达成的协议,袭击他们台湾的殖民地,拦截他们的商船,甚至不再出售给他们货物,荷兰人也恼了。

甚至认为郑氏行为是大明指使,这边谈判,那边暗里使坏,这几年正强势的荷兰人不再谈判,要跟明军在台湾大战一场,用一场大败让让大明冷静冷静,然后再迫使明贸易并承认他们对台湾的占有。

面对这种情况,朱以海也就没再多解释什么。

谈不成那就打吧,敬酒不吃那就给他罚酒。

朱以海一边派人去吕宋找西班牙人谈判开放贸易合作,一边也让朱成功、张肯堂、何腾蛟、张名扬、瞿式耜这些东南封疆大臣们加紧对台湾的收复准备。

联合西班牙人封锁荷兰人北上航线,承诺等灭了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后,允许西班牙人重返台湾岛上建立商栈进港贸易等。

朱以海还派人去日本出使,不过日本幕府德川家的将军,有点脑子不好使,或者说一心闭关锁国,并不买大明的账,也或许是因为早些年他们出兵朝鲜,最后被大明打的有点惨,所以还记着仇。

倭国对大明皇帝的使者不怎么理踩,甚至都不同意与大明放开贸易,仍然坚持锁国令,不允许大明赴倭贸易,也不许倭人来明贸易。

对这种死脑子,朱以海也就懒得再去谈,不许贸易,那就走私吧。

海上国际贸易利润这么大,德川家也拦不住,幕府不合作,那就找下面的藩主们合作。

台湾一战终不能避免。

在收复台湾这件事情上,其实现在朝廷绝大多数声音都是不赞成的,理由嘛很简单,那就是个海中大荒岛,只有一些吃人的岛番,还有一群占地的西洋番。

加上早年上岛垦荒的一些福建饥民,加起来也就一两万汉人。

这么点人口,加上离福建隔着海,风高浪急往来不便,不值得费太大力气去打,现在应当先打鞑子。

况且就算打下来了,要开发也不易。

大明沿海,随便一个大点的岛,也远远强过这个台岛,要运人过去开垦,十分耗费,很难收回成本,现在情况,不划算。

崇明、舟山这些岛,随便一个岛,那都是一二十万人口,无数田地,还有渔盐之利,不强过那台岛百倍千倍?

虽然怀疑反对的声音很多,不过朱以海还是很坚持要收回台岛。

至于说开发投入大,一时难回报,也是要具体看情况的。

比如现在中原到处是战乱饥荒,而台岛处于东海上,可以说是在大后方,现在需要的就是船,把淮南、山东、湖广等地饥民往台岛上运,给大家提供些种子农具,让大家垦荒,自力更生,起码有个安定环境,总比留在中原那种死地,强上百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