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宗室,朱以海也是数次调整宗室制度。
让宗人府负责安置这些宗室在各地落户。
宗位爵位大改,俸禄大降。
仅保留不多的藩,世袭罔替,其余的都要降等袭爵,庶出还要降二等袭爵。
不过朱以海改革了这些后,也给宗室一些好的福利待遇,比如允许他们自己取名字,自己娶妻嫁女,允许他们读书参加科举,也允许他们当兵,可以做官。也可以去经营四业,为工为商。
取消了许多限制。
另一方面,宗室俸禄大降同时,对宗室里新出生的人口,发放一份口粮,到六岁时,减半,发到十二岁为止,这份口粮是每月六斗米。
而宗室年满六十岁,又可以领养老口粮,每月六斗,直到去世。
宗室儿童读书,还发给一份补贴,一月三斗米。
这些口粮,不由户部国库出,而是皇帝的内帑里拔出,相比过去,这笔补贴粮其实不多,还没给各地县学里秀才廪米多。
宗室的俸禄比朝廷官员俸禄,要低了几档次,基本上也就是养家糊口,想继续以前优越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得自己做事,不管是读书做官还是当兵吃饷,还是务农经商等,都得自力更生。
像以前一样,亲王禄万石,一品官才年千石的事不可能了。
除了几大****世袭不降,但他的其余嫡庶子却都要降等袭爵,庶出的还要一次降二等,一直降下去,爵位也是越降越低,甚至最后只能保留一个宗室子弟的头衔,一个月只能领二两银子六斗宗米而已了。
甚至新制度还规定,皇族女子出嫁后,就没再有俸禄供养了,她们的丈夫驸马、仪宾什么的自然更不可能有。
这些改革力度之大,甚至比当初刘宗周上的那些改革建议还要强许多。
不过刘宗周认为皇帝给百官加俸禄,给士兵厚饷,这等于把好不容易减下来的那点,又给搭进去,还要再找补许多。
因此他强烈建议,百官不能加俸禄,士兵更不能太过优厚,当兵打仗不是享受去的。
“刘总宪,如今不比以前,大明兴盛之时,斗米只要二十钱,一斤肉不过六七钱,一斤鱼一二钱而已,一两银子能买到很多东西,但是现在呢?虽然江南已经稳定,但物价仍然很高,现在广东米价是一石一两二左右,在浙江约一两三四,到了太湖周边则是一两五,而江西是一两六七,到了湖广四川是二两,
过了江更贵,现在淮扬一石米大约要三两,登州也要一两八。
在河南山东灾区,现在每石起码要银五两,还有价无市。
万历中期,南方一石米大约也就是五钱银,到天启崇祯初,南方一石米要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