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金殿之上释兵权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云南还在动荡,朱以海也恰好把广西、贵族一些还不怎么听话的军头派过去,驱虎吞狼,又是调虎离山,趁机加快对几省的控制。

总体上来说,御营打的胜仗越多,前方形势越好,后方也就越听话了。

江浙地区现在更是御营经营的跟铁桶似的,现在又新拿下淮南,夺占半个山东和辽南。

鞑子那边形势却是越来越坏,他们传统的战法,对上朱以海的这种乱披风拳法,也是被打的晕头转向,而鞑子内讧,多尔衮暴毙,他两个兄弟也接着被害,也将掀起新一轮洗牌。

这必然也会影响到鞑子。

所以这一阶段,明军其实也暂时达到了一个进攻的顶点,再打也没有余力了。

新拿下的淮南、登莱、旅顺,都需要时间巩固,没有一定的时间,也难以立即对徐、颍甚至济南这些重镇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而且朱以海根本不想去围攻这些坚城和重兵集团。

运动战避实击虚是一回事,强攻硬战坚城又是回事,这种攻城战是非常容易大伤亡的,朱以海不愿意轻易去围攻。

况且,现在他也需要时间休整,消化新占领的这些地方。

所以接下来可能要重新调整部署,适当的对御营进行一些调整也是必要的,甚至把这边二十一镇加三镇京营,以及省营等,二十来万人马,再精编成二十三镇,变成十一二万战兵,也是值得尝试的。

之前暴兵,也是形势所需,现在战略形势大好,不需要这么也行。

撤下来的,也不是直接就遣散,可以拉到后方去。

就如刘宗周建议的,那四个行营,可以一分为二嘛,然后有御营的省,就不需要再置省营了,或者可以两镇改为一镇,五千变三千这样。

从江浙将一些御营调往岭南,八千福建行营,再调七千人过去,到时就可以一分为三,变成福建行营、广东行营和广西行营,或者只要调三五千过去,再加上些地方营兵,整编。

原有的营兵,继续整编,多数就就地裁撤,或转为地方团练,就不再是现役了。

既节省军费开支,还把岭南的军事权拿回来,军权控制在手,地方行政司法财税等自然也就都能完全掌握到手了。

按这种思路,其实最终就是完全可以由御营控制地方,彻底罢撤省营。

御营代表着中央权威,是对地方派的重新控制。

而御营又是天子亲军,自然也意味着天子对朝廷的完全掌控。

这样搞,对朱以海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