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求饶

作者:木子蓝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去年完的婚,据说这个周显虽然没什么骨气,但对公主还算好,公主还有了几个月身孕。

鞑子这次直接把公主也送来了,还让周显当了副使。

“改封为长平公主,食实封三百户,东京赐第一座,赐银三千两,奴仆三十人,赐地三百亩,台湾再赐地千亩。”

“安心在京养胎,让中山王和衡山王多去看看姐姐。”

当天。

朱以海在总理处召集总理大臣、协理大臣们专门议论此事。

“鞑子看来是心慌胆怯,所以想要断臂求生,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说明咱们下对了棋,打中了他们要害。”

面对鞑子的主动求和,大家也都在皇帝的点明下,看出鞑子的意图。

不过陈潜夫还是主张不如将计就计。

“不如假意同意鞑子求和,不过可以多提点要求,比如要求鞑子退出关内,然后再退而求其次,要求他们把湖广、陕西交出。”

朱以海微笑着,知道陈潜夫肯定不是真谈和。

“咱们甚至还可以跟鞑子榨笔金银出来,让他们将北京宫里的一些重要东西送还。”

“待鞑子以为我们真心议和,然后从颍州、阳南、荆襄等地撤出北返时,咱们在半路伏击,将他们歼灭于野!”

这有几分不够厚道,没有诚信。

但国与国之间,特别是明与清之间,也用不着讲那些了。

现在褒城、颍州虽然被围城许久,守军士气低落,可有坚城拒守,强攻还是会有较大伤亡,一直围城,消耗也大。

放他们北返,等到半路他们归心似箭,到时再沿途阻击,鞑子绝对抗不住。

在城里,那是无处可去,只能困守。

可出了城,就会完全不一样,战斗的意志会被瓦解,更没城池可倚,必败。

“陛下,臣以为要么拒绝鞑子求和,如果接受,便不能做这种背信之事,当堂堂正正。”说话的是次辅祁彪佳。

朱以海却是不以为然,“我大明与鞑虏早是不死不休之仇恨,跟他们没什么信义可讲,一切只为击败他们灭亡他们。只要于我们有利的,都可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