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本来就穷得叮当响,他这下自然是却之不恭。
看到儿子已经把钱揣入裤子口袋里面,东方梅也不好再要回来,只得叮嘱道:“这是给市一中那个女孩的,你别自己用了。”
说实话,她很怕自家这混小子有了钱又去上网。
“放心。”陈文远一脸认真地答应下来,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而后“不经意间”问道,“门市看好了没有?”
“已经确定了,就在人民广场,明天我跟你妈就去签合同。”陈国忠回答道,因为知道自己儿子现在已经懂事,他也不向过往那般把他当作小孩看待。
而且这小子下个月就满十八岁,也应该懂得一些事情了。
“这么快?”陈文远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前天你们不是都还没有想好吗?”
“这是你二姨给的建议,说是人民广场这边虽然租金贵,但是人流量也多,肯定比那些卡卡角角要好。”东方梅解释道,她并没有注意到儿子此刻眼神十分冰冷。
陈文远没有想到自己二姨一家会这么恶心,居然存心害自己家,上一世他们家那装修公司的选址可是非常不错。
掩饰好情绪,他明知故问道:“他们自己不开装修公司了啊?”
“不打算开了。”东方梅回答道,也不纠正儿子的不礼貌,主动把原因说了出来,“你二姨夫准备开一个服装店,也是在人民广场。”
如果是瓷砖店陈文远还可能相信,听过那位二姨夫吹嘘的他,自然清楚对方现在只看得上家装相关的行业。
也不着急戳破那家子的谎言,陈文远坐在沙发上对着父亲和母亲说道:“爸,妈,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店开在建材城那边。”
稍稍停顿,他继续说道:“人民广场人流量多是不假,但是去那里的人都是吃喝玩乐或者买衣服鞋子,有几个是奔着找装修公司去的?建材城虽然现在位置偏僻,人流量少,但是能去那儿的人都是想装房子。”
用后世大数据话语,这叫精准筛选客源。
“可是那边装修公司也不少,少说也有五六家。”陈国忠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同行多了竞争压力自然就大。
虽然对自己手艺很有信心,但是他还是希望少一些竞争者,这样自然就能接到更多的生意。
“爸,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明知道竞争压力大,却为何还要扎堆开在一起?”陈文远反问道。
不等父亲回答,就自顾自把原因说了出来:“这叫群聚效应。”
知道父亲听不懂专业解释,陈文远便用十分通俗易懂的方式举例说明:“爸,妈,你们买东西是不是喜欢去专门的商业街?因为这样一家不满意还可以去下一家看看,免得白跑一趟。”
听完儿子这话,东方梅觉得有些道理,自己给他们买衣服就是这样,倒不是嫌麻烦,而是想货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