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陈和尚也大喊一声,城墙上立刻竖起八尺高的木盾。
虽然是木头制作的,却足有三寸厚度,两人一面木盾竖起来,在城墙上密密麻麻排列着。
跟蒙古人交手也有一年了,无论是守城战,还是野战,完颜陈和尚都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像守城这种木盾,制作方便,可就地取材,却真正有效。
蒙古人两个千人队,连续齐射了三轮,却毫无效果。
“齐射继续,上一个千人队,搭人梯攻城,再上一个千人队,直接攻击城门。”
四支千人队投入战场,两支在后边进行齐射,一支直奔城门而去,最彪悍那支冲到城墙下,开始搭人梯进行爬城。
城门处,早已从城内用黏土堵得死死的,别说是一千手持刀枪的蒙古人,就算是有冲城车过来,也会无功而返。
倒是另一个搭人梯的千人队,迅速分成数十组,开始搭人梯。
当人梯搭到一半的时候,后边齐射的千人队,就停止了放箭,生怕伤到自己人。
而城头上负责指挥的完颜陈和尚,从女墙的缝隙里看到下边的情景,立刻下令道。
“撤掉木盾,枪兵上前,刺杀爬城的蒙古人,弓箭手无差别散射。”
守城的人被分为三组,不仅仅是人数的划分,相关兵种也合理地搭配着。
西夏的党项人,也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人人都会骑射,随便一个军士都能成为弓箭手。
就拿这八百人来讲,除了刚才竖盾的百余人,还有两百多名长枪手,剩下五百左右的弓箭手。
两万蒙古人在城下,尤其是参与攻城的四千人,正好在弓箭覆盖的范围内,更不要说守城之人,居高临下。
五百弓箭手,立刻开弓放箭。
四千蒙古人,聚集在宽窄不过二三十丈的城墙下,那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靶子啊。
“不要节省体力,每人射完三十支箭,就换下一队弓箭手。”
两轮散射之后,完颜陈和尚看到效果显着,立马下达了最新的命令。
这五百弓箭手,玩命似的要将手中的箭,快速地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