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感到欢喜的是,在这次战斗当中,不仅为他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让梁山大寨,一下子补充了六千五百余名兵士。
而让他感到忧虑的,则是那六千五百余名兵士的忠心问题。
因为那些兵士,全是宋江剿灭周围山寨,以及从流民当中整编出来的。
所以这些人,在思想动态方面,必然也是异常的复杂。
将来,若是这些新整编过来的兵士,对梁山大寨忠心耿耿还好。
但若是藏有异心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水泊梁山来说,其威胁就是毁灭性的。
虽然在刚刚的那场对战宋江大军的战役当中,他们一方,几乎可以说是一边倒的胜利。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这方也有了数十人的伤亡。
若是在未来的某一天,那六千五百余名新收编的兵士,一旦有了异心。
就算他们这数百人的老兵,战力再强,绝对无法轻易化解那场危机。
这问题绕来绕去,似乎又回到了思政辅军制度以及军校的建立问题上。
若是武植,将这套思政辅军制度建立完毕,并且军校也初具规模的话。
那么武植,完全可以将这六千五百余名新收编的兵士,分别送入军校深造。
其目的,既是提高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同时也让他们接受忠于梁山、喜爱梁山、愿意为梁山付出自己一切的政治教育。
等他们从梁山军校毕业之后,再将那些思政指导员,分别安插在各个层级的军队建制当中,从而继续对他们在思想动态方面进行教育。
武植有这个自信,只要那些新加入梁山的兵士,接受了多重思政教育之后。
那么这些兵士,对于他们水泊梁山的忠心度,便能更上一层楼。
在此之前,武植还想着慢慢去谋划这件事呢,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若是贸然弄出来之后,再因为人员短缺亦或者思路不成熟等问题,在对那些军士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就必然达不到武植所预想的效果。
可是现在,依照眼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容不得武植再去细细考量这件事了。
尽快将这思政辅军制度,以及那个军校构建出来,才是最为迫切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