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赚钱神器

作者:金刀老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阮思青借用登莱水师船只帮丁毅将登州士绅们热心捐助的粮米运回旅顺,同时把皮岛的货物拉到登州来卖,他一人身兼多职,还是相当忙碌。

总体来说,他和秦楠相当于是帮丁毅在赚钱,目前还没看到利润,但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

九月九日,丁毅到了松江。

这个时代的松江,是产盐大区,盐的质量好,价格低,但因靠近南京,基本被南京勋贵掌握。

想想登州这么远,京城和南京的大员们也要伸只手,可见这个明末有多乱。

丁毅在松江没停多久,找了几家做棉的商家,订购了大批的棉花,特别是棉布。

因为寒冬将至,这边盛产棉花,他需要帮旅顺的军民添加棉衣,包括棉甲。

松江府的商家,将亲自送到旅顺,运费双方一人一半。

丁毅用了一天时间谈协这些生意,花了大概八千两。

接着又在松江又购了大量的生丝,把松江市面上的丝几乎扫空。

松江最重要的商品,一是丝,一是盐,都是这个时代的暴利物资,但丝有季节,松江这边每年春秋两季产丝,这个时候正好是秋季丝刚出来,原本这个时期会有很多商人过来进货。

但丁毅运气真好,上个月开始郑芝龙在福清湾试着第一次收过路费,每船一千两,还分大小船,很多客商都在大骂,有人观望,于是松江囤了很多生丝没卖出去。

这次收费不是很成功,但为以后打下基础,等几年后郑芝龙灭了刘香,打败荷兰人后,开始全盘征收,每艘船三千两,年入千万,最终成为海上霸主。

丁毅当时也不知道这事,看到就买,装了足足两大船丝,共十万斤,花费五万多两。

九月十二日,丁毅到达浙江温州府乐清县。

船队从乐清湾进去,在乐清县码头靠岸。

很多人包括赵大山,阮文燕也是第一次来到乐清,大伙虽然不知道丁大人为啥要到这边来,但到了浙江之后,发现果然这里比北方发达多了。

乐清是沿海地区,下船后,就能看到海边到处都是盐田,无论规模数量,都是是远远超过登州。

终明一朝,朝庭对双浙的盐课非常看重,也是巡盐御史派的最多的地方之一。

但开始还有些用,后期已经完全无用,很多巡盐御史,反变成贪墨最多的盐官。

明末的时候,大明朝以前的盐法,什么开中法什么法的,早就荡然无存了,目前基本都是当地的管盐的官员是最大的盐商,每个盐商身后必然有朝庭勋贵在支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