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别人要是打听到有十营,估计以为丁毅有一万大军。
1营守备张经,兵员一千人,两个局枪铳兵加一个骑兵司五百多骑兵,张经兼骑兵司司长。
3营守备毛信,兵员一千人,一个步兵司(三个局),每局有三百人,比张经的一个局多,也比鞑子一个牛录多。
6营守备钟镇奴,但钟镇奴只是挂职,他还是在后勤司,实际领军人是下属1司千总王卫忠,兵员一千人,一步兵司。
7营守备杜如海,同样挂职在原建设司,实际由肖永秋千总领军,兵员千人,一个步兵司。
8营守备宋飞,挂职,由都司徐威领军,兵员一千人,一个步兵司。
10营守备赵大山,挂职,由西劳经领军,宋飞在这配合,兵员千人,共有五百海军,五百炮兵。
10营平时都由西劳经等葡萄牙人训练,宋飞从情报司调到这里学习炮兵和海军知识,战时,各炮队会分配到其他营中,平时每月组织两次炮步协同的训练。
按丁毅的设想,一年后,10营的炮兵将下发到其他各步营,然后重招五百炮兵,继续训练。
以后10营,就是为丁毅出炮兵,和海军的训练营,将为其他营源源不断的提供炮兵和未来的海军。
赵大山,路超,杨永,丁石头依然在情报司,情报司今年重点工作是往大明各省发展分点。
各营千总以下中层官员,由各营负责人上报,丁毅核实批准。
在丁毅营里,朝庭的任命都不作数,所有人都是按丁毅的任命在自己的位置。
朝庭任命的官职是对外叫的,在旅顺内部具体干什么活,在什么位置,都以旅顺内部重新分配为准,从徐大堡以来就是这样,大伙也习惯了。
而且像赵大山由朝庭任命为守备,但大伙私下都叫他赵司长,称呼官职,以旅顺内部职务为主。
好比丁毅升为游击,大伙也还是习惯叫他丁大人,因为大伙都觉的这样才亲切,当年正是丁大人在徐大堡,和大伙一起打了第一个大胜仗。
扩军任命完成后,丁毅一面叮嘱匠作局和后勤司,尽快调配物资,鲁密铳现在不能满员装备,枪盾衣甲需要及快足,大伙纷纷保证完成任务。
最后丁毅沉声道:“3营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上次打金州没上你们,我看很快会用到你们。”
毛信早憋的难受了,自从投了丁毅,丁毅待他向来不薄,每次升官都带着他,他手下也有好多兄弟升了官。
但是,他还没能为丁毅立下功劳。
“将军,俺们3营随时待令。”他这段时间学字也挺勤快的,就是不想落在徐大堡诸将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