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八大皇商

作者:金刀老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兵力虽然比以前少,但更精锐,囤田能力更是成倍成倍的上升。

接着严雄继续往天成卫,同样收编,再留三百兵马,加五百囤兵和家属。

然后往西。

他用半个月时间,从东往西,走边大同各边堡,收编精壮数千,把五千兵马和一万囤兵全分布下去。

第一年是为训练收编精壮,第二年成形后,他的五千兵马会回收四千,之后的防守,就有一千东江老兵,带四千当地边军和军户。

到六月底,丁毅已经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伤亡,全面控制住大同镇所有各堡,各卫所。

前后共收编八千精壮为战兵,这样丁毅在大同镇,有了一万八千步营,三千骑兵,三万多囤兵。

另从代王府和卫所手上,得到粮田五十二万亩,全部交由囤兵和逃难跟来的流民囤种。

囤兵税三成,流民税四成,并保证三年后各递减一成,每户有人当战兵者,再减一成,从而鼓励他们将来踊跃当战兵。

至于再三年后,丁毅估计自己已统一全国,可以统一定税,到时候再说。

而大同这边的靠边关的沙地较多,很适合种红薯。

这里种稻麦产量比较低,但种红薯产量可能比登州还高。

丁毅开始大力推广种植红薯,现在也不怕被大明朝和满清学去,因为这两家也蹦嗒不了几年。

大同府实际粮田在四百万亩左右,需要照例先组织吏员再进行下一步重新量田等。

这些工作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交由旅顺来的文员陈明林组织。

搞定了军事,丁毅开始搞民事、商事,一步步进而掌控全大同。

六月上旬,丁毅在大同成立矿科,税事科,商业科等。

优先准备煤矿,铁矿的事。

此时大同这里没什么大铁矿,只有灵丘等地有些小铁矿,山西的几大铁矿都不在这里,这边盛产岩石矿,包括石灰岩。

但这会的大明朝基本只认石灰岩,像后世有用的火山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各种岩石在大同几乎无人问津。

当然,当地很多墩堡,都会用到一些岩石,只是连工匠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