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从中分出六千兵马为皇帝亲军,驻守皇城。
这六千兵马,被丁毅分为羽林左卫和右卫,其余的二十多卫,全部裁解。
曾默是曾柔的弟弟,之前一直是丁毅的亲兵将领,去年开始下放带部队,跟着袁有才东征西讨,钟延柱为钟镇奴的儿子,当年跟着丁毅从徐大堡跑出来时,也才几岁,现在已经二十岁,也一直在军中当军官。
钟显听到后愣了下,他虽然才十几岁,但在皇宫已经呆了有三四年。
他小心翼翼弯腰道:“皇爷,任命侍卫亲军指使挥等,奴婢传口喻是不好办的,须得皇爷亲笔圣旨,或翰林院官员写圣旨再用玺才行。”
丁毅没办法,叫他笔墨侍候,然后亲手写圣旨。
好在丁毅前世的钢笔字也不差,倒也没出洋相,虽然比起大明的文官才子们差远了,总能看看。
而且丁毅是武将出身,所以他写完圣旨时,钟显在边上脸露惊讶,大概也没想到武将出身的丁毅,居然能写成这样。
钟显拿着圣旨出去后,又过了好一会,率先到的是阮文龙,然后是张经、钟镇如、杜如海、陈有富、李忠义,魏继业,姚新汉等。
这些大都是丁毅从徐大堡带出来的老兄弟,也有原东江镇的,很多人都是在济州和大员为丁毅辛苦了十几年。
像大员的姚新汉上个月刚刚从大员被召回。
这些人在京城都被丁毅分配了房子,距离皇宫也挺近,而且他们旅顺的作风向来比较快,所以来的最早。
没一会,尚可喜、严雄也到了。
又过了一会,礼部尚书王铎、兵部尚书张缙彦、吏部尚书张忻、户部尚书吕大器,刑部尚书马士英,工部尚书宋应星,左都御史张慎言等内阁诸臣一块到了这里。
几人一进来,看到里面这么多人,也愣了愣。
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这些都是丁毅的心腹文武,马上纷纷堆起笑容。
丁毅给他们相互介绍了下,又赐了座,大伙分两边坐好。
东暖阁也不是很大,这么多人都有椅子坐下,顿时就有点挤。
接着有小太监进来,为大家端上茶杯,泡了好茶。
热腾腾的茶水一浇,房间里的气氛好像也上升了不少,丁毅人是习惯了,王铎这些大臣都是少见。
以前在崇祯面前,那有机会坐着,更别说坐着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