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肯定是,现在还不是。”
原来丁毅已经把造币机和造币局分设到很多省份与各省银行在一起,比如江南,浙江、福建、广西,湖广,山西,四川等。
后继要在全国各省都设,以后各省的钱币,由各省自己造。
吴三桂若有所思,心想,若地方私自铸造怎么办?
大伙都知道,一两银子可以造很多银币的。
“造币局由各省布政使管理,银行工作,守卫由地方总兵负责,三方相互监督,每年地方的税收留下一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皆上交中\央。”
农税这方面基本都是固定的,地方有多少亩田,上缴多少粮税,留下自用的,其余交给朝廷。
没有以前的火耗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任何税。
也没有消耗,以前运十石粮,路上还要消耗几石。
现在都是算在自用里,运十石粮,就要保证有十石到中\央,或各省的储粮仓库。
商税现在还没全面征收,估计这次总兵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全面征收商税。
现在这种情况,想私造银币基本不可能,除非有人学会制造造币机。
但丁毅的造币机用了蒸汽机的原理,且外面用全钢封闭了大部分,你不拆开是看不清里面的构造,就算拆开,没有专业的人也看不懂,所以不可能会有会学会做造币机。
吴三桂和尚之信聊了聊,接受了这批军饷,然后让人运了八十万白银给尚之信。
当年丁毅让他带了五百万白银过来,到现在还没用完。
现在朝廷下发新钱币,带来八十万银币,他就要给尚之信八十万银。
这时他道:“皇上给我的五百万用完了。”
尚之信哈哈大笑:“以后你们当地自铸,这八十万银,我会运到桂林银行。”
送走尚之信后,吴三桂上马:“走,回家,换银币。”
他自己还有大量的银子,包括之前朝廷的俸禄,从辽东带过来的银子,差不多有一万多两。
之前都没换银币,现在看来,以后用新币是大势所趋,他留着银子也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