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击发枪和后膛装

作者:金刀老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毕竟大伙在前面装弹装火药已经用了上百年,谁也没想到,为什么不能在后面装?

击发枪的改进,已经减少了药锅,如果再从后面装弹,且不需要装火药,那射击速度绝对是突飞猛进,不敢想象。

“如果从后面装弹,那就要把弹丸、发射药、底火装在一起才行。”这时,科技司的英国工程师史维格这时又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是当年膛线的主要发明者,现在听丁毅一说,马上想到重点中的重点。

“史维络你说的是更一步的击发枪,可以用铜筒,或纸筒做弹壳,然后装弹头、发射药、底火在一起?用针式撞击,引发射击。”

“来人,给朕笔和纸。”丁毅兴趣一来,就要开始画。

李忠义也知道他的习惯,早就准备好了,让人拿上笔和纸。

丁毅一看,居然是鹅毛笔,然后沾墨水:“这是?”

“原本打算看完击发枪再请皇上去科技司看的,这是科技司新制的鹅毛笔,沾墨水写字。”

“写的字比较细小,抄书蛮不错的,节省,哈哈哈。”李忠义笑道。

以前大明都是用毛笔,写的字比较大,有点废纸。

科技司根据丁毅发明的碳笔,造出了鹅毛笔,简单实用。

鹅毛笔其实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使用的记录,但真正流行起来,在欧洲要到十八和十九世纪。

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时,就正值羽毛笔使用的顶峰时期。

牛顿早期潜心数学,天文、物理学的研究,有人估计:牛顿一-生有超千万字的演算,推理,和

文字工作全部是用小小的羽毛笔来完成的。牛顿留下的著作总计超过140万字(包括后期后

shen学著作),所有这些都是出自小小的羽毛笔。

丁毅看着崭新的鹅毛笔,赞不绝口,当场下令要全国推广。

又问,是谁发明的?

李忠义道:“是西蒙。”

居然是个葡萄牙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