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宋的没答应,要自己弄。”
钱志才摸着小胡子点点头,这家伙是前明官员,虽然大乾法律森严,不好收受贿赂,他还是想到了新办法,或者说是漏洞。
他家里以前开了个布铺,而丁毅上台后,要求各县衙供餐,于是吴掌柜就找上门,要求承包开这件事。
吴掌柜当时就送了五百两银子给他,当时大乾法典还没正式开始,钱志才当然坦然受之。
等大乾法典开始实行后,吴掌柜不敢送了,钱志才也不敢收了,相互防着对方。
但吴掌柜还想干这事怎么办?
于是他马上想到新办法,吴掌柜到钱志才的商铺里买布,因为大乾法典规定了官员商铺里的东西,不能卖的明显超过市场价。
吴掌柜后来又提议,你们找人做衣服,我来买衣服。
布价是有统一的市场价的,来去不大,贵也贵的有限。
但衣服就难说了,做工和样式不同,价钱也大不相同。
同样的衣服,不同的裁缝,价格也不相同。
钱志才马上请来当地一个名裁缝,把家里的布铺添加了一个制衣功能。
吴掌柜每年来买很多衣服,穿不完就给店里的伙计,双方心知肚明,反正没有违法,大乾法典也没说官员不能卖衣服。
再后来钱志才发现还是不行,来钱慢,怎么办?
开盐铺,糖铺,杂货物,一口气在清河开了六个商铺,来找他办事的人,先到店里买东西,价钱自然比其他店铺略贵。
朝廷有限度为百分之二十,那就贵百分之二十,而且价钱有浮动,有时贵百分之三十也没事,谁会天天盯着这价钱来。
钱志才的事,其实早就被人密报朝廷,以权谋私。
但朝廷又没说不准官员经商,现在连丁毅自己也在经商,和兄弟们更是成立了很多公司,总不能打自己嘴巴吧。
而且朝中大臣们家里基本九成都有商铺,很多人买的也确实比市场价贵。
钱志才只要没离谱,常年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以内,朝廷也拿他没办法。
这样钱志才胆子也越来越大,这两年赚了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