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河中地区的西察合台蒙古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建立的帝国。首都最初为巴里黑,后相继迁都撒马尔罕、赫拉特。
在1370至1390年间,由于明军的强大和不停的北伐,帖木儿也不得不称臣纳贡,所以帖木儿终身的梦想,就是在解除这个藩属关系。
帖木儿是一心想要重现成吉思汗大业的人,在1404年准备东征明朝,但最终因其病逝于东征途中作罢。
帖木儿死后,其子沙哈鲁改变其父敌视中国的政策,同明朝在政治、经济上交往频繁。1409年,沙哈鲁派使团至南京,送上豹子、狮子等礼品。双方重新恢复“宗藩”关系,友好往来。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撒马儿罕使臣由陆路贡狮、海道回国,又从海路入贡过程以及明廷的反应。表面上这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员对贡狮和贡路的争执,实际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弘治年间明朝对朝贡政策如何调整的问题。由于明朝大臣竭力反对,帖木儿王朝来华贡路复归于陆路。明朝也由此丧失了加强海路贸易的机会,为以后葡萄牙人东占满剌加留下了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