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横跨太平洋

作者:金刀老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五百米还是很短的,时间一会就过去,大伙意犹未尽,纷纷赞叹。

不错,不错,坐完后现场一致好评。

唯一的缺点还是速度有点慢。

但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改进,历史上的火车,也是越来越快。

原历史在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窄轨)建成通车,那台英制名曰“先导号”的蒸汽机车(机车总重量1420kg)时速为24—32公里,为我国第一台外国蒸汽机车。

现在丁毅的火车已经有10公里的时速,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达到二十公里。

现在要提高火车速度,就是提高锅炉压力。

布来士.帕斯卡则用法语道:“我看用煤的情况下,机车的热效率比较低,要是有其他燃烧可以代替,能提升热效率,速度还能增加。”

丁毅双掌相击,啊呀,我怎么没想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蒸汽机车由于热效率低,已大部分被热效率高的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所代替。

原本使用柴油的内燃机要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研发,但现在丁毅手上就有柴油,也是全世界各国第一个重点利用汽油的皇朝。

“你们可以分几个出来,往这部分发展,内燃机,用柴油燃烧,热效率更高,动能更强。”但丁毅也不懂内燃机,只能说是燃油(柴油)在汽缸内燃烧,将热能转换为由柴油曲轴输出的机械能。

事实上这并不用来直接驱动动轮,而是通过传动装置转换为适合机车牵引特性要求的机械能,再通过走行部驱动机车动轮在轨道上转动。

这对技术要求就更高了,显然目前还有点困难,科技司下面的重点还是提升蒸汽动力,同时展开对内燃机的研究。

第二天上朝,内阁就提出了修建铁路的设想。

大乾的第一条铁路,准备从京城,修往天津卫和天津港。

大乾京城的很多货物,都是从天津卫水驿道和天津港海口进入。

京城到天津港现在大概是三百里左右,到天津卫更只有两百四十里,都不是很长,可以当个试点。

一旦铁路修成,就算以现在二十里的时速,从天津卸下的物资,一天之内就能到达京城。

而以前天津的大宗货物从港口运到京城,最少需要五天左右,这还是要有马车的前提下。

若没有马车,仅靠人力推车,则会更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