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灯,就没法看书。
杜青山就在房间里背诵,特别用功。
杜青雪跟师傅一起商量吴县令准备“赊”给他们两个山头,给他们种植药材,成为榜样,引导青山县其他地主在山上种植药材。
杨观主哭笑不得,“这吴承泽当真跟咱们不客气,就用两座暂时不用付钱的山头,就给我们安排这么重的任务。青雪,你就没跟吴县令要点好处吗?”
杜青雪挠头,“我想着这样做,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坏处,所以就没有提额外的要求。师傅,您有什么打算?”
杨观主以前觉得关门弟子聪明,可在争取利益方面,还太嫩了,当然精不过吴承泽。
“免收我们三年商税,或者把阳明药坊到县城的这一段路修好。”杨观主沉声说,“我倾向于修路。”
杜青雪听到这话,“既然倾向于修路,那就别提免税的事情。做生意交税,咱们按照规矩来。修路需要官府出钱,以青山县现在的状况,估计钱不够。”
杨观主笑笑,“你就是太心善了。把咱们的条件提出来,吴县令自然会想办法。秋收过后,有劳役,正好可以修路。
到时候只需要官府出材料的钱,即使多,但吴县令也有决定侧重点的权力。先给咱们修路,可以带动药材种植,方便药材运进来,运出去。
到时候增加的税收和老百姓赚到的钱财,都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得上的,因此吴县令一定会答应。”
杜青雪仔细思索之后,对着师傅竖起大拇指,“师傅,还是您厉害。我以后还得学,不能这么好说话。
做事的时候,不能因为是顺带的事情,就直接应下,也要让对方付出一些代价,否则咱们的辛苦,就被当成理所当然了。”
杨观主深以为然,徒弟杜青雪已经领会他的意思。
做人不能太实诚。
师傅二人商量好,杜青雪给师傅把脉,并且换了药方,让狗子和毛蛋熬药。
杜青雪来到县衙,跟吴承泽说了修路的事情。
吴承泽面露为难,“县衙里,没银子了,只能等秋税收上来再说了。”
杜青雪笑笑,“反正不急,我那两个山头上,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种植药材,总要慢慢弄。”
反正她的药材可以通过孙家药材商行购买,就算种不出来,她也不急。
见杜青雪这么说,吴承泽讪讪笑笑,“呵呵,杜姑娘说笑了。药材种植,也要尽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