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雪看向杜老夫人,摇头叹息,“老夫人,虽说是两荤两素一汤一点心,的确比以前十八种饭菜,少了很多,但真的吃不饱?吃不好吗?另外,您身体看着是不错,但苏大夫一直要求您,还得继续清淡饮食。想要长命百岁,您啊,就得清粥小菜。不相信,你明天再请几个大夫,回来给您看看。”
这时候杜老太爷带着两个儿子过来,毕竟女儿回来了,作为父亲、哥哥也要过来聚聚。
杜老太爷看着桌上的饭菜,环视一圈,点了点头,“这样的饭菜就很好,以后就这样,不用改变。不过,薇儿难得回来,明日休沐,大家都在家,置办一桌席面。”
杜云岚恭敬回答:“是,父亲。”
杜薇带着儿子和女儿给父亲请安,“父亲操劳,还是要保重身体。”
杜老太爷点头,“在其位,谋其政。操劳惯了,等以后辞官了,就真不用如此劳累了。难得回京,多住一段时日。”
“是,父亲。”杜薇应下。
寒暄完之后,然后才各自落座。
这一顿饭,吃得的确不错。数量少,但他们晚饭吃的也不多啊!
就像杜薇,为了保持体型,就吃了两三口饭,几口菜,喝了一碗汤。面前的两荤两素一汤,还剩下不少。其他人也是如此,并没有大吃大喝。
吃得多,就会发胖,脑满肥肠,不仅难看,而且动作迟缓,影响平时做事。
不仅女人这样,男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杜家从杜老太爷开始,所有男子身材修长,消瘦,但精神却比那些胖子好很多。
吃过饭,大家移步客厅。
杜老太爷问了孙玉树学业,发现外孙的学问不错,天赋虽然比不上孙子青山,但也挺好。
“为何现在才来京城?”杜老太爷问道,微微皱眉,“不知道白鹤书院每年的开学时间吗?”
当时他还专门写信过去,让女儿准备一二,然后送外孙来白鹤书院读书。
杜薇在母亲面前可以畅所欲言,但在父亲面前,尤其是当着这么多孩子的面,却不能。
杜薇回答:“婆母病重,差点没了,玉树孝顺,留在家里侍疾。父亲一片苦心,女儿谨记在心。”
“嗯!”杜老太爷点头,也只是问问,并不会去求证,他没有那么多时间,“那只能等秋日重阳过后的插班考试。”
杜老夫人不乐意了,“不能直接去白鹤书院读书吗?那徐山长当年还跟你是同窗,一句话的事情,就能让咱们玉树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