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打秋风啊这是!(求追更银票)

作者:显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天成的指点,李阳只能报以一笑。

加不加分的无所谓,他也并不指望自己在省领导那里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他淡泊名利。

而是他实在是太清楚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那些个政府高官对企业家是什么态度了。

赵天成这种人在干部队伍里,其实算是个异类。

当下的中国还是个权本位的社会——包括以后其实也并没有改变多少。

在这样的权利本位社会里,资本的能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在掌权者的眼里,企业家无非就是个工具人而已。经济要发展,gdp要增高,领导们要政绩,这个时候就重视你一下。等到真说企业家的发展,和政策有冲突或者是妨碍了某项关键政令和指示精神,那妥了。

领导一句话,分分钟你这个企业家就得灭火。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这样的例子可太多了。

两只巴掌顺带着两只脚丫子都数不过来,远的都不说就说后来的王剑林,马大师.......巅峰的时候各地领导那是巴不得这种财神爷成为他们的座上宾,到他们的辖区内去投资拉动经济。

可是一旦说资本太大被视作不稳定因素,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让这种叱咤风云的大佬隐居田园——这都还算是轻的。

想什么褚时健,还有搞航空公司那位,蹲监狱的又说什么了?

李阳自认没有什么深厚背景,即便是自己进入到了领导们的视野,无非也就是充当拉升gdp增速或者解决就业的马前卒而已。

别看现在他在绥城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和赵天成谈笑风生,可是到了省一级这个级别,自己这种身价几千万的企业家算个屁?

在没有一定的实力之前,自己这种资本家就是等着被割的韭菜。

所以哪怕是和刘奎峰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可是李阳自我清醒的很。他从来没有想过,攀交上刘奎峰这棵大树。完完全全的投靠到这位省级高官的羽翼中去,充当什么标签特别明显的“官商”。

这不现实,也不明智。

说话间,李阳和赵天成二人便走进了政府大楼后身的小食堂。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半,小食堂里面的大部分领导都已经吃完了午餐离开,唯有赵天成的那个小单间里,桌子上的几道饭菜还罩着保温罩。

招呼李阳入座,一向没有喝酒习惯的赵天成亲自给李阳拎了一瓶啤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