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6
板豆凹。第一〇五七团。
红石沟西北方向一公里处,就是板豆凹。
红石沟和磨沟打得正激烈的时候,第一七七师第五二九旅第一〇五七团刚刚赶到板豆凹。团长陈依萍(共)指挥部队迅速占领板豆凹,与红石沟的第四十九旅相互策应。
陈依萍,原名陈善述,一九〇三年生,陕西华县人,一九二五年入党。
他清秀的脸上有两道浓眉,目光冷静而坚定,戴着一副圆圆的黑框眼镜,一副书生模样。但他却是一九二八年渭华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此时,陈团长站在自己的阵地上,倾听远处传来的枪炮声。
如果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红石沟、磨沟和板豆凹这三个小村子,相互距离不远,且互为犄角。守卫这三个小村子的,又是第三十八军主力!
这个位置,不靠近任何重要地点,令人十分意外!
但如果把地图拿远一点,就会发现,这里与西南方向的陌南镇,东南方向的平陆县城,直线距离都是十几公里。陌南镇是平陆县城的屏障,而防守红石沟等三个小村子的第三十八军主力,则可以随时支援陌南镇和平陆县城!
这是赵寿山军长的特意安排!目的就是随时策应并保卫平陆县城!
日军也看清这个态势,先消灭红石沟附近的第三十八军主力,将第三十八军与西边的第九十六军分隔开,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所以,在之后的两天里,红石沟、磨沟、板豆凹这三个小村子的战斗,就极其激烈!
28-27
张村。第三十八军军部。
六月三日凌晨,赵寿山军长将第三十八军的指挥部转移到张村。
张村位于陌南镇和平陆县城中间,正北方向,就是红石沟、磨沟和板豆山凹那三个小村子。赵军长要在这里指挥战斗!
第三十八军军部一到,小村子里立刻热闹起来,来来往往的都是军人,所有房子也均被军队征用。
廖若兰也跟着军医院,由三门镇转移到张村。这里更接近战场,更有利于救治伤员!
现在,她这个临时来帮忙的人,已被军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所接受,成为他们中间当然的一员。
医生们张口就喊:“廖护士,伤员下来了,快去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