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电话

作者:屋外风吹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青笑道:“那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换个杂志投稿,就遇不到赵姐,就没有今天了。”

赵蔷乐不可支道:“过了过了,你这本书落哪个编辑手里,都不会被埋没。”

张青道:“《射雕》能以极快的速度火热起来,真是靠了《古今》这么多年来铺垫出的庞大读者群。不然没个两三年功夫发酵,到不了今天。而能给我争取到这么好的条件,就全凭赵姐公道义气了。更不用说,港城之行。”

赵蔷哈哈笑道:“够了!张青啊张青,我算看错你了!我一定要和那位齐娟姑娘说说,让她看紧了你,不然就凭你这张一本正经的甜嘴,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姑娘遭殃。等你上了大学,那还得了?”

张青果断挂电话道:“好了,我还要给老师去报喜,回聊!”

说罢,挂了电话,随后一圈一圈的转出了杨凤梅家的电话……

……

三日后。

“青子,快来试试!”

大嫂子李莹坐着拖拉机进城,带来了一家子女人为他准备的棉袄棉裤。

这个时代的西疆,比三十年后要冷太多。

冬天人们着装,里面是秋衣,外罩毛背心,再罩毛衣,再穿一身棉花填出来的棉袄,最外面是一层布褂子。

张国忠的皮夹克和孙月荷的大衣,都是去江京市时下了狠心才置办起来的,还是因为先前张青汇了四万五千块的巨款回来,他们也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给儿子丢脸。

两人一回家,早就将衣服脱下来了。

因为在村里格格不入,还会让人笑话。

张青身上的大衣,在江京市管用,回来后显然是不大管用的,而且在村里穿也太扎眼,容易弄脏,所以家里就给他加急置办了套“正经村装”。

“嫂子,怎没鞋?这一身和皮鞋也不搭啊。”

张青接过棉袄棉裤,在身上比划了下后笑道。

李莹哈哈大笑道:“有,你福生哥给你找的,哈萨的毡筒。”

毡筒是西疆这边民族人爱穿着用来放牧的靴子,毡子做成,密不透气。

这时福生停好拖拉机上楼来,看着张青笑道:“怎么样青子,这身行头洋气不洋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