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短短时间,就有一万多蒙古士兵选择了归附,投靠了大明。
元廷官吏当中,右丞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还有近百位元廷官吏,也都选择了归附。
而也先帖木儿对这帮人也做了仔细的清查,总不能谁说投降都行的……还必须清查他们的身份,调查他们做过的事情,只有确实没有严重问题,才能通过审核。
就这样,张康伯,满川,还有二十几人,也得到了邀请,一起赴宴。
朱元璋选择在了永平路,大宴群臣。
一边是燕山,一边是渤海。
山海相连,气象万千。
老朱选地方的本事,还是不差的。
他率领着文武重臣一起赶来,张希孟陪伴在身边,徐达自然也在。常遇春和胡大海完成了向东西的扫荡,拱卫了大都两翼,驱逐了元兵,他们也奉命赶来。
其余明军诸将,也都在场,可谓是将星云集。
值得一提,在这群人当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那就是外务部尚书毛贵。
他在人群当中,显得十分焦急,举目眺望。
终于,一杆鲜红的旗帜,由北向南,徐徐而来。
毛贵看在眼里,忍不住大喜。
“陛下,是关铎,他来了!臣去迎接!”
老朱颔首,“去吧,告诉他,不要在意虚礼,咱早就知道他的名气,今天也算是相见恨晚。”
毛贵连忙答应,迎了上去。
北伐东路军和中路军的两位统帅,竟然在这时候相遇了。
满腹的话,竟然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时竟然僵在了这里。
还是关铎先笑道:“别让陛下等着急了,咱们过去吧!”
毛贵怔了怔,他生怕关铎说错话,可事实证明关铎比想象中要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