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儿大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希孟摇头,“殿下,不任人唯亲是不可能的!就拿臣来说,宋学士,伯温先生,孙炎,汪广洋,还有一些人,他们都在臣的手下做过事,遇到了一些紧要的情况,臣知晓他们的才能,又信任他们的为人,自然要把这些人派过去,除了他们,别人能不能胜任,臣不知道,就算能力够了,还有人品!而且就算人品也好,那我手上就那点利益,凭什么不成全自己人?”

“啊!”

朱标忍不住低呼,他万万想不到,张希孟居然会这么说,这个讲法实在是太颠覆了,别说翰林院的人,包括父皇和母后都没有说过。

他们只是告诉自己,选贤任能,有识人之明,不能任人唯亲……可先生却告诉自己,必须任人唯亲。

不对吗?

似乎也很难说不对……就比如说他在应天,身边都是翰林院的文臣,自己也清楚他们的才能人品,如果父皇让自己选择一个人,管理长芦盐场,那必定是从文臣当中选择,或者让信任的文臣推荐几个人,供自己挑选。

毕竟一个长在东宫的太子,让他直接找到一个能管理盐场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这算任人唯亲吗?

很难说,毕竟他也有挑选,也考虑了才能人品,派过去没准也能做得很好。

但是呢,毫无疑问,这么选人,没什么往来的,离着很远的,挤不进圈子的,自然就没有了机会。

这又牵涉到了另外一件事,为什么文臣能控制住皇帝?

为什么会出现蒙蔽圣听,孤立天子?

为什么有些皇帝会特别偏爱宦官?

因为皇帝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环境里,宦官们不论早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小心照顾着,多大的戒心,也在持之以恒的曲意逢迎之下,瓦解冰消了。

那些被选为储君师傅的文臣,为什么能入阁拜相,执掌大权?

因为他们就在天子的身边,多少年教诲影响,彼此熟悉,感情深挚。

遇到了升迁提拔的机会,很难不想到他们!

“先生,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吗?”

张希孟微微一笑,“殿下,这是人之常情,你为什么要避免?”

“这,这任人唯亲,总是不好的。我怕会耽误了国事!”

张希孟一笑,“殿下用不着太害怕,其实只要用心挑选,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让文臣负责长芦盐场,还是让武将负责,暂时都能管理很好,也都能贯彻殿下的意思。臣想问殿下的是,你打算把长芦盐场,这么大的利益,交给哪一方?让谁跟殿下分享好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