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强的朱元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果断行动起来,就按照黄子澄说的圈地,等他们忙活完,圈出来的面积,比预计的还大,足足是应天府学的五倍有余!

除此之外,朱棣还在城外军营划出一半的土地,留给大学堂的武科使用。

既然叫大学堂,规模绝对是天下第一的。

就在朱棣忙活圈地的时候,消息不胫而走。

当听说燕王殿下,要给北平建一所顶大顶大的大学堂时,北平上下震动了。

原来这个荒唐的小王爷,也有靠谱的时候。

那些被圈占了住宅的百姓,主动搬走,不愿意要任何报酬。

北平的百姓主动过来,协助干活。

每天免费过来劳动的,比请来的工匠还要多!

另一边,军中知道了朱棣的计划,李文忠直接划出一座军营,他亲自领人上阵,修建武学院。

等胡大海知道之后,更是大受振动。

当初张相安排北方屯田,就给军中子弟的教学提供了便利。随后又把长芦盐场拨给了大家伙。

底子已经有了,现在燕王要建北平大学堂,雄心壮志,正当其时!

“弟兄们,这是给咱们的子孙后代修的!啥也别说了,务必尽力!”

有胡大海的下令,各种木材,砖瓦,一文钱不要,就往朱棣这边送。

光是胡大海也就罢了,远在铁岭的关铎知道之后,竟然送来了一千根上好的松木,还捐了一千两黄金。

朱棣的热情完全被点燃了,大家伙这么够意思,咱朱棣不能拉胯!

朱棣除了每天巡视工地之外,还充分发挥了本事,给他爹写信!

没错,和张庶宁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不一样,朱棣是有爹不用,那和没爹有什么区别?

他立刻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书信。

北平地广人稀,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活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依旧愿意克服万难,竭尽所能,修建一所学堂,弘扬教化,恢复华夏之心,天日可鉴,吾皇宁不动容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