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并没有买老李的账,而是反问道:“李先生,真是保存不善,还是另有原因?”
李善长愣了一下,忙道:“老臣以为,需要彻查!”
朱标道:“既然需要彻查,那李先生可愿意领办此案?”
李善长略沉吟,就道:“殿下,老臣年纪大了,体力不支,这个案子最好请魏国公协办!”
老李拉徐达过来办案,朱标稍微思忖,就回答道:“可以,你们一文一武,珠联璧合,想必很快能有结论,我等着!”
一句话,堵上了李善长其他的借口,朱标这小子的段位,绝对不低。
没有别的说的,有人将徐达请来,随即封锁府库,安排度支局核验。
三日之后,朱标要的结果初步送上来了。
一共查到了八万匹被水浸泡,完全腐烂不能用的布匹。
“那到底是保存不善,还是其他原因?”
徐达道:“殿下,根据查验,在这批布里面,发现了苏州衙门的官印……按道理,这应该是一批运给边军的布匹,由于船只漏水,被浸泡作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跑到了府库里!”徐达沉吟道。
“不知道?”朱标觉得好笑,“魏国公,莫不是有人用破烂替换了府库的布匹?”
徐达道:“确实可能性极大,不过尚在彻查,臣不好下定论。”
就在这时候,李善长突然向前道:“殿下,老臣已经拿下了户部侍郎郭桓。从他那里查出了多达三十万贯宝钞的巨款……是不是盗卖布匹所得,老臣就不好说了。”
好家伙,不愧是老李,真要横了心办谁,谁也逃不掉。
“郭桓?他贪墨这么多钱,到底要干什么?李先生可有什么结果?”
李善长沉吟少许,随后道:“殿下,根据老臣的了解,郭桓聚拢了不少人,私下里办了诗社,互相之间,诗词唱和,包括一些重臣,也在其中。”
朱标一阵大惊,文臣之间,结党营私,最是犯忌讳的事情,竟然还诗词唱和,真是狗胆包天!
“李相,都有谁参与其中?”
李善长略沉吟,就道:“有国子监,太学的,也有翰林官,其中,其中有吏部尚书吕本!”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