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行农会(第一更)

作者:秋来2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对于万家寨,首先贺今朝便是不能随意屠村的,以后他还要在晋西北这片混呢!

就等着夏收交粮的时候诛心呢!

“主公,绝不可复设粮长。”一直是吏胥的杨玉休深知其害:

“大明田赋,分为夏税(麦)和秋粮(米)两部分,粮长的第一任务便是征收秋粮。

征收分为催收、经收、解运三个主要程序,刚开始的时候,催收最为简单,难得的是解运。

待到漕粮改为军运后,催收便最为紧要。”

杨玉休见贺今朝示意他继续说:

“主公,刚开始粮长官三个程序,可是到了后面,开始分工,粮长便有了正副、大小种种之分。

名称越来越繁琐,人数增加的更多,但朝廷的任务越发难以完成。

还要征集粮夫,这里面让谁去不让谁去的操作性也多了。”

丘之陶也在一旁填话道:“主公,臣整理文书时,想起一个记载。

正德年间,仅苏州就欠了朝廷八百万石粮草,只因朝廷没有建立粮仓,这些粮食便全都落入了粮长手里。”

杨玉休也知道贺今朝不晓得这其中的门道,便掰开了说:

“主公,粮长下乡催征,是侵越里长、甲首职权的。

而且大明官府只追责粮长,不会追责里长甲长以及欠粮人家。

再加上洪武时期,粮长可直接向皇帝汇报,待到永乐迁到北京。

粮长便只能与户部汇报,户部也不会拿个粮长当个人,这差事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干了。

若是获得皇帝青睐,还能直接做官,自从这条路子断了之后,他们只能横行乡里。

谁要是没有交粮,或者想要难为人,便可以任意拘押和审问,肆意破坏地方律法。

所以后期才会轮到没钱没势的小户去做粮长,这样下来,大明就更收不上粮食来。”

对于治理一县之地,贺今朝自是要多多听从杨玉休的见解,此人的工作经验丰富的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