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更)

作者:秋来2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待到属下责任划分清楚之后,崇祯便直接下令,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

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

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

员缺推堪任的来用,朕看洪承畴就不错,令让张福臻迁为延绥巡抚。

练国事姑著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

三边总督杨鹤被罢官,准备抓紧诏狱,彻底宣告了明廷对于起义军由招抚转为剿灭的政策上。

其实杨鹤并不是一味的主张招抚,而是打一阵招抚一阵,双管并下。

可就是因为进入山西的闯贼锤匪做大,全都来杨鹤的纵容。

在主剿派的心中,杨鹤便成为了罪魁祸首,众矢之的。

无论是崇祯还是主剿派的思维,觉得杨鹤的失败,是政策上的失败。

可杨鹤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起义军的觉悟,已经提高到了,不对大明朝廷妥协的地步,而是因为类似崇祯这种人的鄙视吝啬以及短视。

再加上洪承畴动不动就杀了投降的起义军头领,更让他们无法相信朝廷。

在政策下发的同时,为了培养武人,崇祯要振兴武举。

明代一向重文轻武,武生、武举的社会地位根本不能与文科的秀才、举人们相比。

而且武举通过会试后也只是酌情授予武职,不给进士的名分。

在天下刀兵纷纷,急需军事人才的情况下,崇祯觉得这个武选的制度也该改一改。

崇祯四年武举会试,武场考试中能挥动百斤大刀的只有徐彦琦和王来聘两个人,但发榜时徐彦琦却因为文场考试成绩不佳而没有中选。

崇祯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大为恼火,天下军情急迫,正是需要将才的时候,而主试者却还是固执于重文轻武的旧规,选拔武士居然也以文章为主。

两个狗东西!

他把主考的两位詹事府词臣杨世芳、刘必达逮捕严办,送进大牢好好反思,同时下令重新举行会试。

这一次的做法以后成为定例,武会试以刀马骑射的武艺为主,文辞为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