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韩冲答卷的名称,台下又是一阵骚动。
韩涛的心里也是微微一惊,自答题开始,他和韩冲一直没有机会交流,他没想到韩冲竟然也是选择“相”这个称谓来切题。
而恰恰荀彧又刚刚凭借一篇写“相”的文章获得好评。
韩冲此时紧接着出场,又是一篇以“相”为题的答卷,俨然有了一种和荀彧正面交锋的味道。
荀彧听到韩冲的答卷名称,也是微微侧头看向韩冲,对他也十分关注。
许劭开始念诵韩冲的答卷:“七十古稀老翁,溪边垂钓拜相。”
“牧野一战定乾坤,斩敌万千;东海之滨破蜚廉,猎兽无数。”
“枭帝辛之首祭天,取百臣之心祭祖。”
“兴周八百年伟业,无人企及!”
韩冲的文章也是寥寥数语,将姜子牙一生的丰功伟绩都记叙了下来,围观者听完都是连连点头称赞。
韩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似乎很满意这个结果。
毕竟他所选择的是姜子牙,论成就那是远在张良之上的古人,看来自己这次是可以力压荀彧了……
韩涛听完了韩冲的文章,抬头看向台上的许氏兄弟,发现二人的脸色竟然开始变得微有些难看起来。
两人的表情变化让韩涛产生了疑惑,难道是韩冲的文章出现了什么不妥之处?
韩涛仔细回味韩冲所写的文章,想到中间的两段,猛然醒悟,意识到许氏兄弟不满之处在哪里了……
果然,随后许劭的点评就说出了他对韩冲的不认可。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牧野一战,号称仁义之战,为何却血流成河?行文记载死难者便有数十万之众。”
“为灭商氏,连战至东海之滨,连绵千里,屠尽百兽。枭帝辛首示众,以百臣生祭,这等杀伐屠戮,当是太公望一生之污点。”
“子善称太公望为古今第一名相,却不观其分封齐地之后的治国安邦之策,安民辅政之举: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却将眼光着于其杀戮之事,且倍加推崇,可见汝常怀争胜之心,贪一时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