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子都馋了。
可手里有点银钱,都忙着要给男人抓药吃了。
豆花忍不住,剩下的几片肉都留了起来,想着待会儿把汤喝干了,捡了几片肉用树叶子包了,揣上等下工了带回去给娃吃。
这一片都是呼哧啦哧喝汤吃面片的声音,香味弥漫。
就在这时,那支路行上来一行车队上了官道,往这边来,见这里这么多人,又闻着这香味,少不得停下来。
一个管事模样着绸衣的中年男人下了马车,提着衣摆走过来,朝离得最近的人打听道:“老乡,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
村长就坐在外围这片,见这人穿得不错,又是过路人,便即道:“是,是建房子呢。”
那管事听了更是好奇,“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把房子建在这里呢?”
村长投桃报李的,也想替宋秋打出名声去,“正是瞧着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却又是官道边上,所以便想着在这里建一个供行人歇脚的地方,不管是歇脚吃饭还是住宿都行,与人方便呢。”
管事一听,眼睛就是一亮,他们常年往返于寿州和利州送货的,大麻镇到春林镇足有三十多里路,一半都不是官道,路不好走,常也估算不到时辰的,有时候出发得晚了,赶不上吃饭是小,偶尔还常要在野外露宿一晚的。
这冷不丁有人脑子活,想到在这中间建一个歇脚的地方,这还真是一件好事。
管事的这么想着,又看了看那还正在拾掇的荒地,问起村长,“不知老哥这客栈多久能建好?说不定我们从利州府城回程能有机会在这里歇上脚?”
此地走到利州府城还得八九天呢,他们到了府城还得耽搁几天,再装了货返回,一来一回的,怎么也得大半个月后了,想来能建好?
多久建好,村长也不知道啊,见这管事可能是客栈的客人,村长忙热心的去叫宋秋来。
之前一上午路过好几拨人了,也有人问一嘴这是在干什么的,但问多久能建好的,这管事还是头一个。
对于潜在的客人,宋秋还是挺热情的,忙将话回了。
管事一听差不多,笑着点了点头,又知道宋秋就是东家了,便道:“这也进饭点了,要到春林镇,还要走半个时辰。赶巧不如有缘呢,不知你们这饭可还有多的?能否卖与我们一些?”
宋秋听着,看了看那随车的伙计,也就八九个人左右,煮了两大釜的面片疙瘩呢,二十几个人一人一碗,估摸着还有人再添个半碗一碗的,也能与出这十个人的。
结个善缘,也是为客栈拉到个客人嘛。
宋秋点了头,当下叫板凳两个帮忙盛面片。
面片够,碗却不够,先只买了三十个碗的,这会儿还剩几个,幸好宋秋他们已经吃完了,忙把吃过的碗洗出来,凑足了十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