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肉块子炒出来比现买的新鲜肉都要香呢。
宋秋就爱吃这样的肉,半肥半瘦的,炼过的,一点都不腻。
酸菜头切成丁,炒了肉也极下饭。
另外再泡了一把粉条子,用小青菜来煮一锅汤。
三个人,这两个菜也够了。
老袁氏坐在灶前烧火,看着宋秋一片一片的切着肉,切出来的肉厚薄均匀,每一片都长得一样似的。
再看那拿刀的动作,看着就说不出来的好看。
她忍不住笑了笑,想着早上还在镇上的事,便看了一眼孙女白粉粉的小脸,闲话家常般:“今年你就十五了,梨花比你小三天都定亲了,奶忍不住又想念叨两句了,成亲不急,咱是不是也相看起来,先把亲给定了?”
宋秋听着就道:“十五咋了,奶你咋又催我了?不是说好了不急嘛。”
老袁氏笑,“奶可不是催你,也不是急,这不是老想着梨花都要成亲了嘛,都是奶打小看着的娃子,你还大几天呢,就算不在梨花成亲时成亲,也先定个亲,让奶心里踏实踏实呗。”
宋秋下意识就想说一起看着长大的,不还有李杨嘛,李杨可最大,他还没定亲呢。
但话上嗓子眼就噎了回去,换成了另外的话,“奶你不都知道嘛,冬瓜叔和冬瓜叔就觉得梨花今年就成亲太小了,要跟五斤叔他们商量改到明年再成亲呢,所以十五可不晚,我明年后年再说,也没啥嘛。”
梨花定亲且商定了婚期在今年秋后的时候,李冬瓜两口子没在家,是李杨和老邓氏做的主。
如今李冬瓜两口子回来了,不再去程家做工了,还要在镇上开铺子,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过日子这才刚开始呢,便就舍不得梨花这么快就嫁出去。
于是跟周家提了那么一提的。
虽然石头心里娶梨花回家,满菊也望着讨媳妇抱孙子,但一个村住着的,他们也清楚李冬瓜家的事儿,前十几年都常不在家,和儿子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少,如今想多留一留女儿,也能理解。
再加上石头今年年底也才满十七,明年成亲,也不晚。
所以今年秋,梨花不定会出嫁呢。
老袁氏自然知道这事,抿了抿嘴,又看了孙女两眼,还是忍不住,干脆挑明了,“你邓奶奶又跟我提这事了,不只你邓奶奶,你冬瓜叔冬瓜婶全都是一个心一样意思的,你要真能和阿杨成,便是叫阿杨上门都行,只要将来有一个娃娃姓李就成。”
“奶奶也觉得阿杨不错,知根知底的,阿秋啊,你真对阿杨没那意思?”
宋秋默默听着,脑子里忍不住就浮现了李杨的脸,这可是往前听她奶说起的时候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