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不买人,却签了这么多人,大大小小加起来五十来个,要全部带回松山村,这一路,怎么走,是个问题。
回去还有差不多两百里路呢,总不能叫众人都走着去,真走路,一天走六十里,都得走三天。
黄七这些人还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年纪又大多不大,走到了脚估计也都全起泡了。
宋秋可不想人一带回去先病一大堆的。
所以,有个车,再怎么也要方便也快一点的。
省了买人的银钱,买几辆车也行,反正这车置办了后头也是要用得上的,不会白买。
但她不打算买马,毕竟马还是太贵了,阿克金的马就挺便宜了,可一匹的银钱就能买几头骡子了呢,所以还是就买骡子就行。
便即去阳平镇的牲口集市逛了一圈,但只买到了一头还可以的骡子。
套了一辆可以多坐点人的大板车,一起花了三两半银子。
宋秋琢磨着到云山县也就二十里路,这段就走一走好了,有两辆骡车了,叫小娃子都坐车,其他人走路,到了云山县,再添置齐车。
……
翌日,天还没大亮,穿戴一新的黄七等人就告别了这个他们住了十年的大院儿,穿过镇子,到镇南宋秋他们所在的客栈去等宋秋他们。
这么大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一路从镇东到镇南,自然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便是还早着,但夏日出工本来就早,去上工的,买菜的,街上也多少有不少行人的。
大家一见他们,有认出来他们是慈幼堂那些人的,都不由好奇。
这大早上的,这慈幼堂这些一起出门,是要做什么?
这身上穿的,都是新衣服吧?
脸洗得干干净净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要不是认识他们,乍这么一看,可看不出来这是些街边乞讨四处摸人钱袋的乞儿流子。
有就住在慈幼堂那条巷子的人道:“昨儿那边就马车来马车往的,那大院儿里一天都能听着笑声,不知道啥事这么开心呢!”
“我瞧见那坐马车去的人,还给他们送馒头和衣裳呢!”
“那他们这是走了大运了?有善心人接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