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范长叹一声:“以我军中的兵力,不知能否抗得住多久。”
他也是愁眉不展,暗想:“就这点兵,能抗得住几日也算是本王命大了。”
围攻辽隧的第四日,公孙修推算城中粮食尚有几日之用,心中愈喜。
“司马懿啊司马懿,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公孙修望着即将破开的南墙,心中冷笑不已。
他已收到消息,魏国已集结五万大军,由毌丘俭、司马师率军前来解困,这让他更加发了疯似的猛攻辽隧。
远水不解近渴,辽口的魏军也被东吴给拦住过不来,自己全身心投入把司马懿灭掉,即便五万魏军抵达辽东,也已经晚了。
燕军主力部队的核心正商讨下一步的进攻策略时,快步奔入军营的斥候来报,喘着粗气道:“报!世子殿下,魏军联合了高句丽和鲜卑人,正在进攻襄平——”
话还未说完,又有一名从襄平赶来的斥候奔入,颤声道:“报,世子殿下,东川王跟莫护跋汇合十万大军,进攻襄平——”
公孙修听说有十万大军,脸颊不住的抽搐,紧接着第三个斥候跟着进来,大声道:“报,世子殿下,东川王、莫比跋攻襄平,号称十万大军,实则三万人马。襄平有危,烦请回师解围。”
三位斥候先后抵达辽隧,前后相隔不到半个时辰,显然是襄平的战况紧急,公孙渊接连下达了三个命令。
在场的人闻言无不心惊,这个节骨眼上,正是围死司马懿的节点,偏偏燕王公孙渊被围,也同样危在旦夕。
公孙修皱眉道:“杨将军,东川王、莫比跋是何许人也?怎得从未听过?”
杨祚苦笑道:“世子有所不知,东川王是高句丽的国王,莫比跋是鲜卑人的首领,这两股势力一直徘徊在辽东之东,比我燕国稍弱,故而龟缩示好,不敢逾越。现在我燕国受魏国征伐,东川王、莫比跋是想趁机捞些好处。”
他顿时头痛不已,一个司马懿就足以让辽东乱成一锅粥,现在的辽东可谓是遍地战火。
辽隧这边是二万五千人围司马懿的孤军,辽口诸葛瑾率三万大军决北进兵道,王昶大军一时不得跨过辽水。若按计划行进,公孙修本意是围到司马懿粮尽城破后,开拔至辽口助诸葛瑾破王昶,彻底灭了辽东的魏军。
可现在高句丽出动三万大军助魏围了襄平,形势又变。
卑衍低声道:“高句丽、鲜卑出动三万人包围襄平,就凭燕王身边的五千士卒,若不驰援,恐怕……”
公孙修暗想:“不驰援的话,司马懿在辽隧就活活被我围死了,便宜老爹也跟着死了,没有燕王,我顺理成章的承继燕王的宝座——这他妈的,算不算双喜临门呢?”
当然,这话他可不敢直说出来,一是大逆不道,二则公孙渊毕竟是燕王,军中有六七成的士卒都是向着他的。
自己若不出兵营救,恐怕当场都要兵变,那时就更加危险。这可真不怪公孙修心狠手辣,他跟公孙渊并无父子情,说白了穿越者附身在了宿主身上。
当然,公孙渊也是狠心的主儿,历史上他被司马懿包围在襄平快被灭掉时,也是乞怜魏军求饶,试图把亲儿子送到魏国做人质以示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