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道:“你我兵分两路,我派人把停泊的魏军船只大小控制住,防止有魏军察觉驶船向相邻的南隍城岛通风报信。”
邓忠心下明白,当即道:“好,一切听国舅爷的指示。”
邓忠当即亲率五十艘飞龙船直行,柳志则率领余下的船只绕道右侧沿岸。
又再得近前,邓忠已瞧见整个城隍北岛的轮廓,岸边建有七八个哨岗,呈现一字排开,上方还站着魏军。
他率先命二十八名擅长水性的燕军下水,游至近前探路。夜晚幽幽的海面根本瞧不见飘着的究竟是什么,二十八名燕军各自怀抱浮木,抵至近前,悄悄地爬上岸边,将手中的弓弩也端在手里。
哨岗上的魏军恍若未觉,依旧是打着哈欠,睡意惺忪,在他们想来根本不会有傻瓜挑这样的天气下出兵偷袭。
二十八人各自爬到哨岗近前,弓弩对准了魏军,借着海潮拍打礁石的声音扣动。
嗤!嗤!嗤!
弩箭射中哨岗上的魏军,或中咽喉,或中心口,一时不死的魏军捂着流血的箭创,正准备鸣镝,被快速爬上哨岗的燕军抽刀砍死在血泊中。
八座哨岗几乎只用了瞬息解决,当即将哨岗点燃的火盆扑灭。
邓忠瞧见岸上八座哨岗的火光相继灭了,明白成功得手,当即命令向此处登岸。
一上得岸,亲兵抓着一名没有结果的魏军小卒过来,脸上鼻青脸肿,显然先挨了顿毒打。
邓忠笑道:“你们在这岛上,驻扎了多少人?”
那魏军小卒吓得浑身发颤,苦笑道:“就——就大抵两个百人队。”
“这么少?”
邓忠不由得吃了一惊,随即又明白过来,岛链的意义是在于互相之间传递消息,不可能每个岛上都驻扎成千上万的军队。毕竟从沓渚到青州东莱,相距也不过二百余里而已。
只要举烽火为号,相邻各岛之间互相传递敌袭的消息,开船向下个岛搬救兵,不出多久就能联合九岛驻扎的兵力一并进攻,或者直接报回东莱县,请求大军出击。这也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要是驻军重兵在光秃秃的岛上,平日里的粮草供应都将达到一个极大的问题。
岛链更多的还是处于传递消息的作用。
邓忠用刀指住他的咽喉,喝道:“带我们去你们驻扎的营地。”
魏军小卒无奈,只得带头。
一抵达营地,魏军营帐稀稀落落,直接被邓忠命三千人马围了起来。他立即命人先将岛上的烽火台给控制住,驻守的士兵准备举火点燃,当场被燕军举起弓箭,只听得破空声响起,数百支乱飞的流矢迎面飞来,刚爬到烽火台的五人被射成刺猬,一一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