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假装清廉失败,斩首于市!

作者:庭外有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孔贞运、吴宗达这些人此时只有磕头求饶。

他们现在也很是懊悔,懊悔当初不该为了所谓的清名做出欺君之事。

这也是受儒家理学影响后,士大夫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现象。

因为儒家理学要求士大夫注重道德修养,要在道德上接近圣人,因此整个士林都特别喜欢打造自己道德修养高、清廉守正的人设。

但人的本性又是抵御不了声色利禄的诱惑。

所以,这使得孔贞运和吴宗达这些文臣士大夫会做出很矛盾的事,一方面想要清廉正直的人设,一方面又想奢侈地享受生活。

“皆按欺君之罪,抄家论罪!”

天启这时直接丢下了一句。

孔贞运和吴宗达这些人听后,彻底地陷入了生无可恋的状态。

“斩!”

没多久,孔贞运和吴宗达这些人就因为欺君之罪被斩首于市。

他们也没有想到在皇帝面前装穷会落到这个地步,当然,他们落到这个地步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社稷苍生放在心上,而且他们应该感到庆幸的是,在跟着周道登和一干反动士子拥立信王时及时逃走,没有选择继续跟着一起参与政变,而落得个九族皆灭乃至本人凌迟的下场已经算是好很多了。

天启的心情因此变得十分舒畅,他就知道张贵会让这些装清贫的家伙现出原形。

但对于许多还想着靠道德节操立人设的文臣士大夫们而言,孔贞运这些人的下场,让他们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让他们想过又当又立的日子越发的难。

至于是否让张贵、袁可立、陈子壮这些持有大量茂山铁矿的大臣让利于民,天启最终以这些人是因为忠君报国而得利甚丰,故不当强逼起让利于民,至于其是否售出转让全凭其自主处理,且言明一切股票发售本就是听全民自愿,故而如今出现这种局面也算不得违拗惠利于民的初衷。

因而,张贵、袁可立、陈子壮这些变法派大臣不但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种情况让很多大臣都感到意外,破家为国还能大富?

另外,因为建奴元气大伤,茂山铁矿得以继续顺利开采,大明在铁矿资源上的需求继续得到大家满足,整个大明将内部危机往外转移的新政策略也得以继续推行着。

大明国内的内部问题因此继续得到大量解决,国家收入和社会繁荣程度越来越好。

陈子壮有感于此,为继续让大明更彻底地把内部矛盾往外转移,也就提出了“尊明贬夷”的思想,从思想上主张汉文化为最高的文明形式,一切非汉化者皆为野蛮者,皆当被教化。

另外,陈子壮还主张大明有义务教化天下非汉化者摆脱愚昧,接受文明,进而消弭天下杀伐之事,使得世界安宁,秩序井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