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城和睢州不远,在永城发生严重旱情时,睢州也发生着严重的旱情。
不过,睢州的父母官即夏允彝则没有找士绅想办法。
何况他已经和当地士绅互为仇敌。
所以,夏允彝只能和自己的左官属吏们商讨办法。
而夏允彝等商讨的办法也还是疏浚水渠,引水灌既。
“旱情太大,库里的存粮因为前段时间资助本县贫民垦荒恢复生产,已经严重不足,要想以工代赈,得找士绅捐粮。”
夏允彝对陈子龙等左官说道。
陈子龙回道:“恐士绅们不会答应。”
“不答应也得答应!我们的农兵不是吃素的!”
“而且,现在虽然推行了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新政,但并没有全要走他们的粮食,他们积财数代,肯定还有不少存粮,让他们出粮对他们伤害不大!总比逼老百姓倾家荡产强!”
“何况,他们的田地最多,兴修水利,对他们的益处最大,他们不能不出一份力或者出一份粮!”
夏允彝说着就道:“士绅们出粮,老百姓出力,就这么定了!你亲自带农兵队的人去各士绅大户要粮,不答应的,就以抗命为由就地处决!”
“好!”
陈子龙答应了下来,就带着农兵队去各士绅家,逼睢州当地士绅捐粮。
“我郑家不捐!我宁肯我郑家的田干着也不捐!除非他姓夏的来亲自给老夫下跪说好话!”
做过一任按察使的乡绅郑善伟此时在听陈子龙说明来意后,本来就对夏允彝不满的他,就直接要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