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儒周梦臣

作者:名剑山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太子困居深宫,指望朝廷拨的那一些银子,只能做些分内之事。即便有一些结余。也是有专门的账目的。根本不可能随意动用。

周梦臣有些自嘲,心中暗道:“每一个人都将我当成财神爷了。”

不过,随即周梦臣想到:“太子将来必定登基,如果让他从一开始,就习惯了以科技爆发带来的利益。将来实行更多的政策,也好说服了。”随即周梦臣说道:“请高兄放心,我会细心点拨的。定然让他们学有所成,满载而归。不过将来他们在宫中怎么安排,却不是我能管得了。”

言下之意,你想要的我是教给这几个人。不过这几个人到底能不能将这些东西带给太子。他是管不了。

高拱说道:“多谢周兄,其他的事情,也不捞周兄费心了。这是名单。”

周梦臣拿来一看,却有李芳,陈洪,王用等数人名单,年纪并不算小。都是二十岁出头。看来太子想要直接拿来用,如果以学东西而论,年轻一点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年轻人难以服众,有些事情是不能托付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汪直,十几岁都能作为监军出兵塞外。

这一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高拱随即与周梦臣谈论起《小学问》一书。

虽然高拱在学术上与周梦臣有一些分歧。但是分歧并不是太大。在高拱看来,吴廷翰与周梦臣合著这一本书,让气学一脉为之一新。用高拱自己的话来说,心学一道,流于虚妄。所谓之良知,根本没有一定之规。即便王阳明的门徒彼此之间,也难以统一。甚至而今王学依然有三分之态。所谓之良知派,功夫派,归寂派,都是逃禅之流。更有所谓的良知派,号称良知可以不学而知,不虑而得。在高拱看来,根本是荒谬之极,天下之学问,无不刻苦攻读而至,焉有不学而得?不思而有。如此一来,更是引人入歧途。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一系列方法-论,本身就有问题。

而周梦臣的理论延续了,王廷相,吴廷翰的物上见理,应之以实的理论,也就是说所谓理论都是可以在现实之中证明的。甚至打通了气学与实学之间的关隘。但也有未尽之意。

比如在性情论等方面,却没有具体的论述。

不要小看性情论,它讨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该以什么样的办法来管理人。如果你认为人性本恶,那就以严苛的法律,这是法家。如果人性本善,那就说明人是可以被教化的。这就儒家。直接关系到具体的施政与刑事判决。

周梦臣只能将荀子的理论搬了出来。并结合气学一些理论,提出秉气说,也就说人之生,乃是气聚而成。而气则分阴阳,人自然秉承人阴阳属性,或为少阴太阳,少阳太阴。而孤阴孤阳是不成活的。

所以人天生就有善恶两种属性。但是却可以后天教化而成了。在后天教化与修养之中,人是可以达到至善纯阳之境界。

高拱有赞同的地方,又不赞同的地方,两人相互辩驳了一整日。彼此吸收了对方学术的一些观点。最后高拱还从周梦臣这里要走了一些数学书,他说他要尝试一下,用数学分析政务看看。

中国古代数学一旦高端,就必须与易经联系在一起。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下则为数,上则为易。不通数者不可学易。

所以中国算命的学说,其实就有大量的计算与公式。

此刻的高拱已经将周梦臣当成同等级,不,还稍稍高一点的学者。自然不会将周梦臣的数学看做小道,而是当成易学一个分支。所以周梦臣的一些想法,就更容易听进去。

周梦臣送走高拱之后,只觉得很是疲惫。

只觉得这一场辩驳,简直比论文答辩都难。不过,还好,他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馅,反而超长发挥。此刻他恍然大悟,原来他的学问即便是在古代,也能称之为大儒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