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是失踪。
但是这异国他乡的,又什么好失踪的。更有可能是被手榴弹炸才成碎片。
没有尸骨,也就没有骨灰,总不能交给士卒家属,说你们家某某,尸骨无存。连骨灰都没有吧。这也太残忍了。最后还是戚继光拍板。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由同建制其他战死将士的骨灰之中,一个人均出来一点。装满交给家属。
古人对肢体与骨灰的重视程度,是远超过现代的人,但是戚继光认为,即便这些将士们还活着,也会同意这个做法的。
战友们在生死之间建立起的感情,是和平年间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戚继光昨天傍晚时分来到了这里,却并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好整以暇的处理将士们的后事。而此刻在无名丘陵两侧,分别又安插了数座军营,这里的明军已经有了一万多人。算上吴惟忠营,已经快要两万了。
戚继光之所以不进攻,一方面是因为到底对这里不熟悉。有些时候稳重点比较好,另外一方面,戚继光觉得,到了这个地步,岛津家已经见识过天威了。就可以用其他办法来解决了。
即便岛津家嫡系一脉,又臭又硬,但是岛津家又不仅仅是嫡系一脉。大明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所以他看似等在这里什么也没有做,但其实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出大明的心思。看看岛津想不想谈。
只是,戚继光也万万没有料定日本人性格与脾气如此激烈而难以捉摸。
此刻他在中军大帐之中安坐。岛津义弘孤身一人拜见,正光着膀子,跪在地面之上,而一个木匣子放在戚继光前面案几之上,木匣子已经打开了,露出了岛津义久的人头。
戚继光看着岛津义弘,内心之中好像看见毒蛇一般,感到恶心之极。
因为戚继光实在受不了岛津义弘的做法。
一方面,戚继光觉得岛津义弘
太自以为是了。他弄出的这一出,就是所谓的肉袒出降,但问题是,数数中国史书,肉袒出降,是国君才有的待遇。
这样说吧,如果大明打下京都,日本天皇投降的话,日本天皇才能肉袒牵羊出降。
至于日本所谓之大名,在大明人看来,不过尔尔,根本不够格。
另外一方面,戚继光实在无法接受日本人的做法。
在血缘之上,岛津义久是岛津义弘的兄长,本应孝悌,在岛津家,双方又有一层君臣关系,本应效忠,但是岛津义弘却将自己兄长兼主公的人头给砍下来,这真是岂有此理?在大明君臣孝悌,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之中,岛津义弘这种人,简直不是人。
戚继光有一种立即将岛津义弘杀了的冲动。
人品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