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能搞出一些新鲜花样来。徐阶这个老师傅。被一顿乱拳打得不知道如何招架了。
想到这一点,徐阶内心之中一个念头涌上来:“不如归去?”
周梦臣上奏之后,就一直等着宫中的召见。
这不宫中的消息一到,周梦臣就匆匆进宫了。
嘉靖当着徐阶的面,说道:“周卿,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你现在说要改革,难道不担心动摇天下?”
周梦臣说道:“陛下,科举是朝廷根本大计,这一点也没有错。但是科举乃根本大计,却不是一成不变。自隋朝以来,科举依然数变,唐分科以诗赋取,不过三十余名。宋科举乃盛,扩充名额。王安石以经义取士,至于本朝始为八股。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但一朝有一朝的章程,一代又一代的需要。朝廷开国二百年,又有正德之乱政。陛下如红日东出,一扫妖氛。振作朝纲。然局势如此,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科举之弊,乃天下人所共见,以至于激愤,非臣之私心为事。还请陛下,广开门路,查纳雅言。以安天下人之心。”
嘉靖看了徐阶一眼,说道:“不知道,周卿想要如何动?”
周梦臣说道:“正如陛下所言,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大动干戈的话,会动摇朝廷根基,故而宜小动,然后看情况逐步调整,不可随意大动。臣以为先拟定三条。请陛下过目。”
周梦臣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疏,双手奉上。
黄锦将周梦臣的奏疏转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细细斟酌了一番,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梦臣的办事能力,是相当强。他虽然拟定了三条。看似动作不大。但是本质上改变了科举的局面。
周梦臣提出的三条是什么?
第一,分数制度。
科举说八股一篇定上下。但其实科举并不是仅仅考八股。只是八股太重要了。除却八股文之外,还有其他的科目,比如试贴诗,还有各种公文写作。各级考试,一般都考三场。各种科目并不少。
其实,八股文最重,并不是朝廷规定的。还是在考试之中,约定俗成的。
一方面,是因为批阅的困难。毕竟这么多试卷批阅出来,是很费工夫的。而且科举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更不要说,科举制度之中,还有糊名,誊抄。等流程,要人一笔一画将卷子重新写一遍,也是很费工夫的。这个时候自然要有权重。
另外一方面也是权重的问题,八股是经义,自王安石以来,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共识。八股文其实就是经义文章的一种写法,他也不时候朝廷规定的。
而是写着写着,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写最方便。
就好像高考作文,议论文总要是总分总等结构,是考试要求吗?不过易得分耳。
八股文作为核心考试核心要点,自然被重视。
其次,八股文更是高度规格化的文字,可以说看八股文,只需看破题一句,破题不行,下面就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