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科举三条

作者:名剑山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周梦臣提议开放八股文的考试内容,将二十一史,资治通鉴以及资治通鉴纲目,还有诸子百家全部加入科举考试范围之中。这一下子就增加了数以千倍的题库。

同时限制各种乱七八糟的题目。八股文题目,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担心大多数学子的阅读量。

毕竟这个年代书籍是很珍贵的。周梦臣甚至觉得,大多数士大夫家中,就没有一套完整二十一史。所谓二十一史,就是二十四去掉明史。旧五代史,旧唐书。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三四千万字。

以这个时代印刷水平,恐怕要半屋子书才能装得下。古代的书字体都很大。现在一本书都是明代十几卷书加起来的内容。

周梦臣在此也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以史为经。也就是说所谓的上古经书,如尚书等,不过是古代的史书。以此推之,也应该将古代史书加入经学之中。

周梦臣还提议,印刷一批这些书,发给各地府县,每一个县若干套。好让学子们有书可读。

当然了,范围扩大了。难道增加了。周梦臣也担心难度太大了。所以,特别要求增加题目,比如,出十题,学子可以从其中挑选出五题,或者七题来回答。

也要考官注意,不要太难了。

不过,说起来也无所谓。

毕竟,科举是选拔性考试。不需要考中的有多少分,只需要按分选人。甚至而今八股文的弊端之一,就是考试上限太低,以至于不得不在文章形制上动手脚。

当然了,而今所以答题的思想体系,还是以程朱理学为准。虽然如此,难度也提升了。八股文是代圣人立言,而四书五经,朱子是有注释,不难揣摩朱子的本意来回到问题。但是考试题材一扩充。即便是朱熹也没有做过这么多的注释。只能让考生凭借自己对程朱理学的理解来解答问题了。

这对考生对程朱理学的掌握要求更深。毕竟前者是有标准答案,后者是没有的。

嘉靖看完之后,也忍不住感叹道:“周卿,这是进士科,而不是博学鸿儒科吗?”

没错,周梦臣扩充考试内容之后。考进士更类似于宋代的博学鸿儒科。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一事,不畏其难,但畏其易。难则高下立辨。易则百弊丛生。难一点自然有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反而是简单了,却难分高下。”

周梦臣从来不担心中国人的考试天赋,科举考试的隐形福利太大了,一旦中进士,就已经名垂青史了。名利双收。这样好的福利,即便再难,也不会少人死磕。

如果真有人能将史书,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这样的人即便不是大学问家,最少不会是死读书的。毕竟史书之中蝇营狗苟。真死读书的人,估计读不出来的。

徐阶也忍不住了,说道:“话虽然如此,但是这也太难了吧?”

周梦臣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很多事情要这循序渐进,所以臣以为明年科举,当简单一些,比如增加的题目,仅仅从前四史之中选,而数学题目,不设天元术。只是形式上有所改变,其实与之前考试权重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